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返回

顶部

网站导航

381-382期(完成)(1)-1.jpg

转移性胰腺癌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吉西他滨为一线治疗方案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8-19

日本研究者Ohba等报告的研究显示,在转移性或复发性胰腺癌的一线治疗中,mFOLFIRINOX和S-IROX均未显示出优于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的疗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或是日本患者更合适的一线治疗方案。(J Clin Oncol. 2025年7月28日在线版)

研究旨在直接比较mFOLFIRINOX、S-1联合伊立替康和奥沙利铂(S-IROX)与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作为转移性或复发性胰腺癌一线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以确定是否存在更优的治疗选择。

该研究在日本45个中心开展的随机、开放标签的Ⅱ/Ⅲ期临床试验(GENERATE, JCOG1611)。研究分为两个阶段:Ⅱ期主要评估S-IROX组的客观缓解率(ORR),Ⅲ期则以总生存期(OS)为主要终点,比较三种方案的疗效。

研究共纳入20~75岁、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力状态评分为0或1、经病理学确认的转移性或复发性胰腺癌患者,随机分配至三个治疗组(1∶1∶1)。mFOLFIRINOX组:每2周给予奥沙利铂85 mg/m2、伊立替康150 mg/m2、左亚叶酸200 mg/m2,均在第1天静脉输注2小时;第1至3天持续静脉输注氟尿嘧啶2400 mg/m2,每46小时。S-IROX组:每2周给予奥沙利铂85 mg/m2、伊立替康150 mg/m2,均在第1天静脉输注;S-1 80 mg/m2每天,第1至7天口服两次。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组:第1、8、15天给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125 mg/m2和吉西他滨1000 mg/m2,每4周为一个周期。

381-382期(完成)(1)-20-.jpg

使用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或磁共振成像每6周评估一次肿瘤,直至疾病进展或死亡。主要终点为OS,次要终点包括无进展生存期(PFS)、ORR、不良事件和剂量强度。计划在入组患者达到计划数量的50%时进行一次中期分析,预设的停止标准为疗效(若mFOLFIRINOX或S-IROX的OS显著优于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组)或无效(若HR>1.0)。

截至首次随访调查截止日期,ITT人群中位随访时间为10.1个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组的中位OS更新为17.0个月,mFOLFIRINOX组为14.0个月(HR=1.29,95%CI 0.98~1.70),S-IROX组为13.6个月(HR=1.29,95%CI 0.98~1.70)。PFS方面,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组为6.7个月,mFOLFIRINOX组为5.8个月(HR=1.15,95%CI 0.91~1.45),S-IROX组为6.7个月(HR=1.07,95%CI 0.84~1.35)。

安全性方面,在3至4级不良事件中,白细胞减少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组更为常见(60.3%),厌食和腹泻在mFOLFIRINOX组和S-IROX组更为频繁。mFOLFIRINOX组和S-IROX组的治疗相关死亡率均为0.2%。

在转移性或复发性胰腺癌的一线治疗中,mFOLFIRINOX和S-IROX均未显示出优于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的疗效。尽管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组的OS数值上更长,但PFS在三组间相似。研究提前终止的原因是中期分析显示mFOLFIRINOX和S-IROX组的疗效不佳,且预测最终分析获得优效性的可能性极低。mFOLFIRINOX和S-IROX组的胃肠道毒性更为常见。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或是日本患者更合适的一线治疗方案,但未来仍需超越化疗、基于生物标志物的治疗选择。

(编译 赵可心)

381-382期(完成)(1)-2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