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返回

顶部

网站导航

封面.jpg

转移性结直肠癌 患者来源类器官可预测治疗反应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11-04

荷兰乌得勒支大学医学中心Roodhart等报告的研究明确了影响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来源类器官(PDO)成功建立的关键因素,并验证了PDO能准确预测系统治疗(特别是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患者的预后。(Clin Cancer Res. 2025年9月22日在线版)

准确预测mCRC的治疗反应对于避免不必要的毒性和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PDO是具有希望的预测模型,但需要更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证实其预测价值。

385-386期(完成)-26.jpg

mCRC患者在开始新的系统治疗前会接受转移灶活检以建立PDO。研究确定了PDO成功建立的预测因素,并将PDO与七种药物(含患者实际治疗方案)共同孵育,通过CyQUANT细胞活性检测(采用AUC、GRAUC、IC50GR50指标)评估药物敏感性。患者反应通过活检病灶及所有靶病灶的大小变化评估,诊断性能通过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衡量,同时评估PDO反应与生存期的关联。

结果共纳入232例患者,获取205份活检样本。PDO建立成功率从22%提升至75%,总体成功率为52%。男性、乳酸脱氢酶升高、学术医院进行的活检、优化培养条件及操作经验与PDO成功建立相关。

本次中期分析聚焦奥沙利铂为基础的双药化疗,共筛查42个PDO。对于所有治疗方案,PDO药物敏感性与活检病灶反应(R为0.41~0.49,P<0.011)及所有靶病灶反应(R为0.54~0.60,P<0.001)显著相关。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的PDO筛查显示出很高的预测准确性(PPV为0.78;NPV为0.80;AUROC为0.78~0.88),且与无进展生存期(PFS,P=0.016)和总生存期(OS,P=0.049)显著相关。

(编译 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