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返回

顶部

网站导航

封面.jpg

寡转移性肾细胞癌 转移灶放疗可推迟系统治疗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11-04

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Tang等报告,对于寡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序贯转移灶导向性放疗可延长无系统治疗的间隔时间,同时保持良好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且不良事件有限。循环肿瘤DNA(ctDNA)结合临床因素可能有助于患者选择。(Lancet Oncol. 2025年9月4日在线版)

寡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通常采用系统治疗,但这种治疗成本高、需要频繁就诊且副作用大。采用降阶梯治疗,即转移灶导向放疗,可推迟系统治疗并减轻这些负担,但其有效性和患者选择方面的证据有限。

385-386期(完成)-54-.jpg

在寡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患者中,为了研究不给予系统治疗而仅给予转移灶导向治疗的疗效,该项研究者发起的、单臂Ⅱ期试验纳入此类患者,仅对所有转移病灶进行转移导向治疗,对进展有限的转移灶进行额外的导向治疗。最常见的放疗分割方案为40~50 Gy分4次(59例)。

入组条件:患者年龄≥18岁;ECOG PS评分为0~2分;组织学确诊为肾透明细胞癌,且携带1~5个转移灶(最常见于肺部和淋巴结转移)。

共同主要终点是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版在符合方案集内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在意向治疗人群中评估的无系统治疗生存期(定义为从入组到开始系统治疗或因肾细胞癌死亡的时间间隔)。次要终点为总生存期(OS)、无新发病灶进展率以及≥2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

结果显示,2018年7月13日至2023年5月2日,共有121例入组并被纳入意向治疗人群,其中120例患者接受了至少一轮根治性放疗,并被纳入符合方案集和安全性分析集。

中位随访时间为36.3个月(IQR:26.5~51.1个月)。中位PFS为17.7个月(95%CI 14.9~22.4个月),1年PFS率为67.5%,中位无系统治疗生存期为34.0个月(95%CI 28.3~54.1个月)。无系统治疗生存期的中位值和95%CI下界均超过了预先设定的24个月目标值。

1年OS率为96.7%,3年OS率为86.5%,中位OS未达到(与以往类似患者群体的研究相比具有优势)。12个月时无新发病灶进展率为72.7%,新发病灶进展的中位时间为22.7个月。

在对预后因素的探索性分析中,转移病灶数量和既往系统治疗线数与无系统治疗生存期独立相关。同样,基线时ctDNA阳性与ctDNA阴性相比,无系统治疗生存期更短(28.1个月 vs. 54.1个月;HR=2.75,P=0.0064),而3个月时ctDNA阳性则预示着更短的生存期(19.1个月 vs. 49.9个月;HR=4.42,P<0.0001)。

120例患者中有8例(7%)发生了至少可能归因于转移导向治疗的、3~4级不良事件,包括背痛、白细胞增多、腹胀、臀部疼痛、骨折、肝胆阻塞和胸腔积液。最常见的3级事件是治疗部位附近的疼痛(4例次)。唯一的4级事件是高血糖。研究未见治疗相关的死亡。 (编译 李聪)

385-386期(完成)-5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