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返回

顶部

网站导航

封面.jpg

治疗选择有限的la/mUC BL-B01D1或为一种有前景的新选择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11-04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叶定伟教授等报告,在系统治疗后疾病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la/mUC)患者中,BL-B01D1在2.2 mg/kg剂量下显示出令人鼓舞的初步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J Clin Oncol. 2025年10月8日在线版)

BL-B01D1是一种有潜力的、一流的、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人EGFR3(HER3)的、荷载Ed-04的双特异性抗体-抗体偶联药物(ADC)。为了评估BL-B01D1在标准或常规治疗耐药的la/mU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该项多中心、单臂、Ⅱ期研究(BL-B01D1-201)纳入系统治疗后疾病进展的la/mUC患者,静脉给予BL-B01D1,剂量为2.2 mg/kg、2.5 mg/kg或2.75 mg/kg(每3周一次,在第1天和第8天约60分钟内输注一次)。

385-386期(完成)-60-.jpg

主要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RR)。次要终点包括无进展生存期(PFS)、疾病控制率(DCR)、缓解持续时间(DOR)及安全性。

结果显示,共入组41例患者,其中2.2 mg/kg组34例,2.5 mg/kg组4例,2.75 mg/kg组3例。在2.2 mg/kg组中,确证ORR为44.1%(95%CI 27.2%~62.1%),DCR为88.2%(95%CI 72.5%~96.7%)。在15例仅接受过一线化疗(铂类或ADC)的患者中,确证ORR达到80%(95%CI 51.9%~95.7%)。

中位随访10.2个月,中位PFS为7.3个月(95%CI 5.5~9.8个月),中位DOR为11.3个月(95%CI 4.3个月~未达到)。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所有等级和≥3级)为贫血(88.2%,38.2%)、白细胞减少(76.5%,38.2%)、中性粒细胞减少(64.7%,41.2%)、血小板减少(64.7%,32.4%)、食欲减退(52.9%,2.9%)和恶心(52.9%,2.9%)。

(编译 邹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