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返回

顶部

网站导航

封面.jpg

FGFR3/2alt的高危或标危NMIBC 厄达替尼疗效高安全性可控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11-04

美国南加州大学Norris综合癌症中心Daneshmand等报告,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2改变(FGFR3/2alt)的、高危/标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中,口服厄达替尼(erdafitinib)非常有效,并具有可控的安全性。(Eur Urol. 2025年10月7日在线版)

385-386期(完成)-64-.jpg

高危或标危NMIBC具有高度的复发性和(或)疾病进展的可能。Ⅱ期随机研究THOR-2纳入携带FGFR3/2alt的、高危或标危的NMIBC患者。其中队列1仅纳入接受过卡介苗(BCG)治疗的、乳头状高危NMIBC患者,以2∶1的比例分配接受厄达替尼或膀胱内化疗。队列2(纳入原位癌联合或不联合乳头状癌患者)和队列3(纳入标危NMIBC患者)接受厄达替尼治疗。队列1的主要终点是无复发生存期(RFS)。队列2和队列3的探索性终点包括完全缓解(CR)率及缓解持续时间(DoR)。

最终分析结果显示,队列1共纳入73例患者,厄达替尼组和膀胱内化疗组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18.5个月和16.6个月,中位RFS分别为未达到(95%CI 28.6个月~未达到)和11.6个月(95%CI 5.3个月~未达到;HR=0.28,95%CI 0.13~0.61,P=0.0007)。队列2纳入16例患者,8周和32周时的CR率分别为94%(95%CI 70%~100%)和81%(95%CI 54%~96%),中位DoR为23.3个月(95%CI 10.0个月~未达到;15例)。队列3纳入18例患者,CR率为89%(95%CI 65%~99%),中位DoR未达到(95%CI 13.4个月~未达到)。

385-386期(完成)-63-.jpg

在厄达替尼合并队列(83例)中,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为高磷血症(76%)。该研究的局限性包括队列1的提前终止以及样本量较小,导致无法进行预先设定的假设检验。

(编译 邹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