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tiTROP-Lung04研究 肺癌TKI耐药后芦康沙妥珠单抗治疗研究公布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方文峰等开展的OptiTROP-Lung04研究会上公布,芦康沙妥珠单抗(sac-TMT)治疗EGFR-TKI耐药、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带来显著生存获益,研究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同步刊发。(摘要号 LBA5)

三代EGFR-TKI(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应用显著改善了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总体预后,然而耐药几乎不可避免。耐药后传统治疗手段为含铂双药化疗,但整体获益有限。近年来,在化疗基础上,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抗血管药物、EGFR/c-Met双抗(埃万妥单抗)或PD-1/VEGF双抗(依沃西单抗)方案相继获批用于该适应证,但这些方案均以化疗为基础,临床亟需探索新型治疗方案。在此背景下,靶向Trop-2的抗体偶联药物芦康沙妥珠单抗(sac-TMT)在KL264-01与OptiTROP-Lung03等早期研究中对EGFR-TKI耐药人群显示出可观活性。

芦康沙妥珠单抗(sac-TMT)是一种靶向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的抗体药物偶联物。EGFR-TKI治疗和铂类化疗后疾病进展的EGFR突变NSCLC患者接受sac-TMT治疗有显著生存获益。
OptiTROP-Lung04是一项在中国开展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376例EGFR-TKI治疗后进展的EGFR敏感突变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状NSCLC患者。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配至sac-TMT单药治疗组或培美曲塞联合铂类化疗组。研究主要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为关键次要终点。
研究结果显示,sac-TMT组PFS显著优于化疗组(中位数:8.3个月 vs. 4.3个月;HR=0.49)。预设的OS期中分析亦达到阳性结果,sac-TMT组中位OS尚未达到,而化疗组为17.4个月(HR=0.60;双侧P=0.001)。在客观缓解率(ORR)方面,sac-TMT组为60.6%,化疗组为43.1%;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分别为8.3个月和4.2个月。绝大多数预设亚组,包括既往接受一/二线三代TKI治疗及伴有脑或肝转移的患者,均显示出一致的获益趋势。

安全性方面,两组中3级或以上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发生率相近(58.0% vs. 53.8%)。最常见的3级或以上TRAE均为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sac-TMT组39.9%,化疗组33.0%)。与化疗相比,sac-TMT组3级或以上贫血(11.2% vs. 14.3%)和血小板减少(2.1% vs. 16.5%)发生率更低。sac-TMT组口腔黏膜炎发生率更高(64.4% vs. 4.9%),但多数为可控级别。眼表不良事件多为轻中度,未报告药物相关间质性肺病或肺炎。患者报告结局显示,sac-TMT组在总体健康状况和关键临床状态恶化时间方面均优于化疗组,体现了其在疗效与生活质量方面的双重优势。
sac-TMT成为首个在EGFR-TKI进展后,作为单药治疗同时带来明确PFS与OS双重获益的治疗选择,展现出在化疗前序贯应用的强大竞争力。结合EGFR突变/耐药背景下Trop-2高表达与增强sac-TMT内吞的生物学基础,该研究为分子亚型+ADC的精准路径提供了循证证据支持。该研究显示,芦康沙妥珠单抗成为晚期EGFR突变肺癌TKI耐药后治疗新标准,未来探索不同方案疗效和预测性生物标志物,有助于实现该人群的精准治疗。
(编译 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