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 第169期

针吸诊断ADH患者随访发生乳腺癌的风险评估

以色列Tel Aviv-Sourasky医学中心Tehillah S. Menes等报告的一项研究显示:诊断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ADH)的患者10年发生浸润性乳腺癌的风险较其他报道的相对较低。由粗针穿刺诊断为ADH的患者较由切片活检诊断为ADH的患者发生浸润性乳腺癌的累积风险更低。(JAMA Oncol. 2016年9月8日在线版)

ADH是乳腺癌的已知危险因素。目前已发表的发病风险评估基本都是建立在乳腺钼靶诊断广泛使用前确诊的ADH人群上,但并没有作出ADH诊断方法之间的区别评估,而不同的诊断方法可能与不同部位ADH的范围有关。这些因素可能会高估目前诊断为ADH患者的乳腺癌风险。

该研究旨在比较粗针穿刺活检与切片活检方法诊断ADH患者发生的浸润性癌的风险。

该研究纳入了955 331例行过乳腺钼靶检查、被或不被诊断为ADH的患者,比较了两组人群10年发生浸润性乳腺癌的累积风险。随访数据由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资助的乳腺癌监测协会的5个乳腺影像登记中心提供。

结果显示:试验纳入了955 331例女性,1727例被诊断为ADH,其中1058例(61.3%)由粗针穿刺活检诊断,635例(36.8%)由切片检查诊断。人群诊断时的平均年龄(四分位数间距)为52.6岁(46.9~60.4岁)。从1996到2012年,由粗针穿刺诊断的ADH患者从21%增加到77%。诊断为ADH患者的10年随访发现,ADH患者发生浸润性乳腺癌的累积风险是无ADH女性的2.6倍(95%CI  2.0~3.4)。由切片活检诊断的ADH患者发生浸润性乳腺癌校正后的发病风险比为3.0(95%CI 2~4.5),由粗针穿刺活检诊断的ADH患者校正后发病风险比为2.2(95%CI 1.5~3.4)。在诊断为ADH的10年后,有5.7%(95%CI 4.3%~10.1%)的患者发生浸润性乳腺癌。相比于粗针穿刺活检诊断为ADH的患者发生浸润性乳腺癌的风险(5%,95%CI 2.2%~8.9%),由切片活检诊断的ADH患者的发病风险相对较高(6.7%,95%CI 3.0%~12.8%)。

(编译 白敬超 审校 张瑾)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