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 第8687期

季加孚院长:中国癌症发病受“中”“西”夹攻呈上升态势

博鳌,一个海滨小城,三水交汇、东临南海。12年前的它还寂寂无闻。今天,博鳌声音,世界倾听;博鳌观点,举足轻重。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于48日傍晚落下帷幕。13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出席。54场专题讨论,议题立足亚洲、面向世界。1470多名代表深入交流,达成重要共识。

4月7日博鳌亚洲论坛举行的“生命科学与生命产业”圆桌讨论会上,来自中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专家、学者就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疾病防治、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展开讨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季加孚教授的讲话引起与会者关注,季院长指出,中国癌症发病受“中”“西”夹攻呈上升态势。

季加孚院长指出,在三周以前,美国的AHA公布了一个前瞻性的研究,在1987年到2006之间,一共涉及了13000多人,当时是研究如何降低冠心病的发生,研究过程中他要求居民做到七项,其中一项就是锻炼身体,还有饮食方面低脂饮食,降低胆固醇,降低血糖,BMI指数低于25,最后戒烟。结果研究发现,如果遵守后面两项降低血糖和吸烟,可以降低癌症发生率51%。

季院长不无忧虑地说,中国这20年呈现三个趋势,肿瘤的发病年轻化、死亡率增加、发病率增加。我们发展中国家易发的肿瘤,比如胃癌、肝癌、食道癌还没有降下去,由于西方的生活方式影响,大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又来了。因此,中国的科学家,中国的临床医生面临着很重要很艰巨的任务。

美国前总统小布什私人医生、“有氧运动之父”库珀博士(Dr. Kenneth Cooper)出席此次讨论会。与会嘉宾还有2007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马丁-埃文斯(Martin Evans)、1998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弗里德-穆拉德(Ferid Murad)。与会嘉宾指出,未来癌症和心脏病发病率将继续增加,但预防性药物并未得到充分认识。目前医药行业主要是防止人们死亡,而不是令人们更加健康。因此,医疗保健的改进与劳动率的提升将成为解决途径。

 

讨论嘉宾:

北京大学肿瘤医学院院长、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 季加孚

美国前总统小布什私人医生Dr. Kenneth Cooper

国际细胞治疗协会主席 Massimo Dominici

澳大利亚前总理 霍克

2007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Sir Martin Evans

世界抗衰老医学会主席 Robert Goldman

中源协和干细胞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 李德福

1998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Ferid Murad

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 裴钢

启明创投创始人、主管合伙人 Gary Rieschel

著名生物医药天使投资人 杨向阳

胡波博士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