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 第8687期

EGFR和ALK TKI治疗肺癌患者分子标志物检测指南

美国病理学家学会College of American Pathologists、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和美国分子病理学会Association for Molecular Pathology联合制定指南对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ALK药物治疗所需的分子标志物检测给出了基于循证医学的推荐对哪些患者和标本应该进行检测、何时及如何进行检测给出了相关推荐。(J Thorac Oncol. 201332日在线版)

来自三大学会的专家组成了指南专家组,对2004年1月至2012年2月发表的研究进行了检索,对1533篇研究报告的摘要进行了筛选,对其中521篇研究报告进行了详细分析。

所有晚期肺腺癌患者必须接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ALK融合基因检测,分析是否适合接受相应靶向药物治疗,患者在诊断之初或复发时或起初没有接受检测在出现疾病进展时,均应接受EGFR突变检测,ALK融合基因检测也得到三大机构推荐。患者不应因为吸烟状态或临床特征而不接受基因检测。

专家指出,这些基因检测的认知、沟通都有差距,检测方式上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三大机构共同推出了这一指南共识,共识指出,Ⅰ、Ⅱ、Ⅲ期肺癌患者诊断时即应接受EGFR和ALK融合基因检测。EGFR检测应优先于其他基因检测,其次是ALK融合基因。所有肿瘤医生均应推荐该基因检测,应基于这些基因检测给患者提供最佳治疗选择。专家指出,有了这些基因检测结果我们就可以对患者讲,他们有70%~80%的几率接受治疗有效,而不是1/10的几率。

指南其他关键点包括:

(1)肿瘤原发灶和转移灶均应接受检测;

(2)检测结果应在10个工作日内拿到,达不到这一时间要求的实验室或检测科室应努力达到;

(3)KRAS检测不应作为决策患者是否接受抗EGFR治疗的唯一参考因素;

(4)接受EGFR抑制剂治疗出现耐药患者的样本,即便只有5%的肿瘤细胞含量,也能进行再次EGFR T790M的检测;

(5)RT-PCR不推荐作为ALK抑制剂治疗决策时FISH检测的替代检测方法;

(6)在肺癌组织样本中,EGFR和ALK检测不推荐在缺乏腺癌成分的样本中进行,包括“纯”鳞癌、“纯”小细胞癌或大细胞癌(无免疫组化证实的腺癌分化)。

指南对检测出结果的强调反映了目前大的癌症中心情况。有评论者指出,指南强调应基于组织学类型而不是临床特征(吸烟史或人种),两大检测均推荐在诊断时即应进行,这在评论者所在的Levine癌症研究所已是如此进行的。尽管返回结果时间推荐为2周,但该评论者认为,还应再短一些,肺癌的治疗已今早开始,等待时间太长可能失去一线治疗机会。

(编译 于娜)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