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 第88期

Crizotinib治疗难治性儿童实体瘤或间变大细胞淋巴瘤

研究显示,有ALK基因异常的儿童肿瘤,尤其是间变大细胞淋巴瘤和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及神经母细胞瘤等,接受靶向ALK治疗疗效值得进一步探讨。(Lancet Oncol. 2013416日在线版)

多种人类肿瘤有ALK基因重排、扩增或突变等异常,包括肌纤维母细胞肿瘤、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非小细胞肺癌和神经母细胞瘤等,因此靶向ALK治疗或许是儿童肿瘤有效的治疗策略。该研究旨在探讨Crizotinib用于难治性儿童实体瘤和间变大细胞淋巴瘤的安全性、可用于Ⅱ期临床研究的剂量和抗肿瘤活性。

该Ⅰ期临床研究为开放剂量爬坡试验,入组年龄12个月以上22岁以下病灶可测量或评估的实体瘤或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患儿,或间变大细胞淋巴瘤患儿,患儿均为难治或无可用有效治疗选择。Crizotinib每天两次,6个剂量100、130、165、215、280和365 mg/m2,评估最大耐受剂量和毒性反应(第一阶段试验),评估Crizotinib在儿童难治肿瘤中的药代动力学。有明确ALK基因重排、推板或扩增的患者(第二阶段试验)或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第三阶段试验)允许接受较第一阶段试验中较低的剂量。研究注册号ClinicalTrials.gov, NCT00939770。

结果显示,2009年10月至2012年5月,79例患儿入组研究,中位年龄10.1岁,43例患儿入组剂量爬坡阶段研究,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患儿分别25例和11例。280 mg/m2 bid剂量耐受性良好。剂量爬坡试验阶段,2例患儿和1例患儿分别发生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肝酶升高,发生例数1例以上的3度不良反应包括淋巴细胞减少(2例)、中性粒细胞减少(8例)。Crizotinib的平均稳态峰浓度为630 ng/mL,达到峰浓度时间为4小时(0~6)。79例患儿中14例获得客观缓解,9例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有ALK基因异常患者中,该药抗肿瘤活性更强,间变大细胞淋巴瘤、神经母细胞瘤、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和非小细胞肺癌患儿中,ALK基因异常比例分别为8/9例、1/11例、3/7例、1/2例。 (编译 柳荫)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