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 第111期

NCCN推荐新确诊结直肠癌患者普查林奇综合征

第19届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年会于2014年四月在佛罗里达州举行,在俄亥俄州立大学综合癌症中心内科与人类遗传学研究部副主任Heather Hampel的积极倡导下,NCCN制定了家族性/遗传性结直肠癌评估指南,并推荐新确诊的结直肠癌患者应普查林奇综合征。

Hampel在会上报道了遗传性和家族性结直肠癌风险评估的研究现状,发现林奇综合征(Lynch Syndrome),旧称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是一类因错配修复基因种系突变导致结直肠癌或其他肿瘤易患率增加的一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综合征。每35例新确诊结直肠癌患者中即可检出1例林奇综合征,而林奇综合症患者一生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高达50-70%。

目前,NCCN已制定了一项面向所有新确诊结直肠癌患者的一般筛查方案。筛查分两部分:基于个人史和家族史的林奇综合征临床检查标准,以及林奇综合征常规肿瘤检测标准。对临床诊断而言,至少有3位亲属罹患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小肠癌、输尿管癌或肾盂癌,此外还包括全部如下情况:1)至少与1位罹患肿瘤的亲属是一级亲属;2)至少累及连续的两代人;3)至少有1位在50岁前被诊断为林奇综合征相关肿瘤的亲属;4)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应排除在外;5)肿瘤应尽可能得到确诊。对林奇综合征的筛查主要针对活检组织,包括:1)微卫星不稳定性基因型的检测,约有15%的结直肠癌病例表现为阳性,而林奇综合征患者中的阳性比例可高达89%;2)微卫星不稳定性的免疫组化染色,其阳性诊断率达到96%;3)在非遗传性的获得性甲基化患者中,林奇综合征发生率为20%。

Hampel指出,结直肠癌患者检出林奇综合征,其罹患其他肿瘤(第二原发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风险也显著高于不合并林奇综合征的患者。鉴于此,NCCN指南推荐合并林奇综合征的结直肠癌患者终生每1-2年行一次全结肠镜检查。对不合并林奇综合征的结直肠癌患者,可根据检查结果,于肿瘤确诊后1年,此后1-3年间以及此后3-5年间接受全结肠镜检查。

评论:

对林奇综合征关注,体现了基于关键(驱动)基因异常,从遗传角度重新认识肿瘤的趋势。有关该疾病的筛查诊断标准,从1991年的阿姆斯特丹标准、1999年的阿姆斯特丹标准II,以及1996年美国NCI的贝斯特标准;乃至于此次NCCN推出的筛查建议,日益体现了从家族史和分子特征(MSI表型等)等方面,全面认识和诊断该疾病的研究方向。从临床应用而言,在较为昂贵的筛查成本的前提下,进一步明确林奇综合征筛查在高危人群监控与化学预防、早期诊断、指导个体化治疗等方面的价值,仍有很多问题有待明确。

(编译 黎皓 审校张俊)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