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全球肿瘤快讯

追踪•新进展•消化道肿瘤

可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 围手术期西妥昔单抗治疗生存获益不佳

发表时间:2020-02-18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癌症研究所 Bridgewater等报告的多中心、随机、对照、Ⅲ期试验的长期结果显示,尽管在一些研究中,在晚期、无法手术的转移性疾病患者中将西妥昔单抗添加到化疗中可改善总生存,但在可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使用西妥昔单抗在总生存改善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提示不能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西妥昔单抗。(Lancet Oncol. 2020年1月31日在线版)

    对可切除的结直肠肝转移患者进行的多中心New EPOC试验的期中分析显示,与单纯接受化疗的患者相比,接受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显著降低。本分析的重点是评估对总生存的影响。

    250-251期(完成版)-69.jpg

    New EPOC是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对照的Ⅲ期临床试验。入组全切或次全切的结直肠癌肝转移,且WHO 体能状态为0~2分的KRAS野生型(密码子12、13和61)成年患者(≥18岁),在肝切除术前后,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配接受化疗联合或不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

    化疗包括奥沙利铂(2小时内静脉输注85 mg/m2),L-叶酸(在2小时内静脉输注175 mg统一平稳剂量(flat dose))或d,1-叶酸(在2小时内静脉输注350 mg),以及氟尿嘧啶(5分钟内静脉团注400 mg /m2);随后输注46小时的2400 mg/m2氟尿嘧啶,每2周重复一次(方案1),或在2小时内静脉输注奥沙利铂130 mg/m2,口服卡培他滨1000 mg/m2,第1~14天,每天两次,每3周重复(方案2)。接受奥沙利铂辅助治疗的患者可以在30分钟内静脉输注伊立替康180 mg/m2,氟尿嘧啶代替奥沙利铂(方案3)。

    第1和第3种方案中,西妥昔单抗是每2周静脉给药500 mg/m2,或在第2种方案中先应用负荷剂量400 mg/m2,再每周输注250 mg/m2。主要终点无进展生存的结果先前已发表。次要终点是总生存期、术前反应、病理切除状态和安全性。所有分析(安全性除外)均在意向治疗人群中进行。安全性分析包括所有随机分配的患者。该试验已在ISRCTN注册,编号为22944367。

    2007年2月26日至2012年10月12日,共有257例合格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西妥昔单抗(129例)或不加西妥昔单抗(128例)的化疗。按照方案中的定义,该分析是在招募了最后1例患者5年后进行的。

    中位随访时间为66.7个月(IQR:58.0~77.5个月)。单纯化疗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22.2个月(95%CI 18.3~26.8个月),化疗联合西妥昔单抗组为15.5个月(95%CI 13.8~19.0个月;HR=1.17,95%CI 0.87~1.56,P=0.304)。

    单纯化疗组的中位总生存期为81.0个月(95%CI 59.6个月~未达到),化疗联合西妥昔单抗组为55.4个月(95%CI 43.5~71.5个月;HR=1.45,95%CI 1.02~2.05,P=0.036)。两组之间的术前反应或病理切除状态的次要终点结局无显著差异。

    可能有5例死亡与治疗相关(单独化疗组1例,化疗联合西妥昔单抗组4例)。报告的最常见的3~4级不良事件是: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单独化疗组134例中的26例,西妥昔单抗组137例中的21例),腹泻(13例 vs. 14例),皮疹(1例 vs. 22例),血栓栓塞事件(10例 vs. 11例),嗜睡(10例 vs. 9例),口腔黏膜炎(3例 vs. 14例),呕吐(7例 vs. 7例),周围神经病变(8例 vs. 5例)和疼痛(6例 vs. 6例)。

    (编译 刘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