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皮质癌 列线图可预测根治术后的生存情况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Yuhree Kim等报告,肾上腺皮质癌(ACC)根治性切除后,选择生存和复发风险的独立预测因素构建的列线图可预测患者的无复发生存(RFS)和总生存(OS)。该列线图能够将患者分为不同预后组,且在内部核证方面表现优良。(JAMA Surg. 2015年12月16日在线版)
肾上腺皮质癌(ACC)是一种罕见但预后较差的内分泌肿瘤,与其手术切除后远期结局相关的预后因素尚未确定。该研究利用多中心队列研究的患者数据,提出了预测ACC手术切除后RFS和OS的列线图,旨在确定与ACC根治性手术切除后RFS和OS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并进行个体的风险预测。
患者于1994年3月17日至2014年12月22日在美国13个大型医疗中心接受了ACC根治性手术。研究分析的日期为2015年4月15日至5月12日,利用C statistics、校准曲线和Kaplan-Meier曲线来检验列线图预测RFS和OS的区分能力和校准力。
结果显示,共纳入148例接受了ACC手术的患者。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3岁,其中65.5%(52/148例)的患者为女性。35.1%(52/148例)的患者罹患功能性肿瘤,中位肿瘤大小为11.2 cm。77.7%(115/148例)的患者接受R0切除,8.8%(13/148例)的患者罹患N1期疾病。
根据Akaike信息准则,采用逐步后退法选择重要临床参数,将下列参数纳入RFS的预测模型中:肿瘤大小≥12 cm(HR=3.00,95%CI 1.63~5.70;P <0.001),淋巴结转移阳性(HR=4.78,95%CI 1.47~15.50;P=0.01),Ⅲ/Ⅳ期(HR=1.80,95%CI 0.95~3.39;P=0.07)、皮质醇分泌肿瘤(HR=2.38,95%CI 1.27~4.48;P=0.01)以及包膜受侵(HR=1.96,95%CI 1.02~3.74;P=0.04)。
OS的显著预测因素包括:肿瘤大小≥12 cm(HR=1.78,95%CI 1.00~3.17;P =0.05)、淋巴结转移阳性(HR=5.89,95%CI 2.05~16.87;P=0.001)和R1切缘(HR=2.83,95%CI 1.51~5.30;P=0.001)。C statistics结果显示,该列线图的区分能力和校准力优良(RFS:0.74;OS:0.70)。
(编译 云小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