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柔比星、环磷酰胺增加儿童期癌症幸存者的实体瘤风险
荷兰Emma儿童医院Jop C. Teepen报告的LATER研究显示,多柔比星和环磷酰胺可增加儿童期癌症幸存者的实体恶性肿瘤风险。(J Clin Oncol. 2017年5月22日在线版)
“儿童期癌症幸存者的新发肿瘤风险较高,甚至在结束抗肿瘤治疗的数十年后才发病。”Teepen表示,“为儿童期癌症幸存者提供医疗服务的医生应该意识到,继发恶性肿瘤的风险的增高不仅见于放射治疗后,而且还见于某些化疗后。”
研究详情
接受过放射治疗的儿童期癌症幸存者面临着继发性恶性肿瘤(SMN)的风险。化疗与急性骨髓性白血病风险的增高相关,但其在实体瘤病因学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该研究入组6156例存活5年的儿童期癌症幸存者,研究了特定化疗药物在恶性肿瘤后期发展中的作用。
结果显示,儿童期癌症幸存者的SMN风险是一般人群的5.2倍。在女性乳腺癌、甲状腺癌、软组织肉瘤和中枢神经系统(CNS)恶性肿瘤患者中,超额绝对风险至少为每万人年2.0。所有实体瘤的25年累积发病率为3.4%,女性乳腺癌的为1.5%,恶性肉瘤的为1.0%。
多柔比星与所有实体瘤和女性乳腺癌风险的增高呈剂量依赖性,而环磷酰胺与恶性肉瘤风险的增高呈剂量依赖性;异环磷酰胺似乎也与乳腺癌和恶性肉瘤风险的增高相关,但未表现出明确的剂量效应。
研究评论
早期研究证实,放疗是儿童期癌症幸存者继发性实体瘤肿瘤的一个显著的风险因素。
“针对儿童期癌症幸存者,有一个熟悉潜在风险和长期并发症风险的医疗团队定期探视这一群体非常重要。因为医疗团队可以告知患者相关风险,并对那些存在高风险医学问题的幸存者提供医疗服务。”Teepen表示,“目前除了常规筛查工作外,只有胸部直接接受过放疗的女性才可以接受乳腺癌监测。国际协调组织指南(IGHG)目前正在更新他们关于儿童期癌症幸存者的乳腺癌筛查指南。纳入的新证据将重新评估监测指南推荐内容的利弊。
“继发实体瘤风险对于接受过放疗的儿童期癌症幸存者而言不是特定的。评价特定的化疗药对继发肿瘤风险的影响是重要的,特别是在放疗应用持续下降的情况下。”明尼苏达大学共济会儿童医院的Lucie Turcotte表示,“多柔比星与实体瘤风险呈剂量相关性,特别是与乳腺癌风险相关,这很有趣。‘儿童期癌症幸存者研究’中提到蒽环类药物与胸部未经放疗女性乳腺癌风险的增加相关,目前研究支持该结论。胸部未经放疗女性的乳腺癌筛查该如何开展,目前尚无指南推荐。这项研究显示大剂量多柔比星治疗的妇女是高风险人群,而且提示需要密切监测。”
(编译 田慧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