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癌症团体就治疗结局差异发布联合声明
尽管癌症治疗已有诸多进展,但结局差异仍然持续存在。有研究再次表明,医疗条件较差的人群,包括少数民族和社会经济状态较低的人群的治疗结局较差。
四个主流的美国国家癌症组织——美国癌症研究协会、美国癌症学会、美国临床肿瘤学会以及国家癌症研究所,就此发表了联合立场声明,旨在为癌症健康差异的未来研究提供指导,旨在“促进癌症研究团体协作,保证所有患者——不论社会人口状态、社会经济状态、社区生存状态如何——均可受益于癌症研究”。(Cancer Res; J Clin Oncol. 2017年7月24日同时在线发表)
ASCO主席Bruce E. Johnson表示,希望这些共识指南能够帮助各类癌症研究相关方,包括公共组织和私人组织在内,能够共同采取改善癌症健康差异研究的措施,最终保证所有患者均可受益于创新的癌症治疗。
文中,四个组织均表示,重中之重是加强研究、减小差异,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需求和优先级
第一项建议是明确并改进研究使用的指标和工具。执笔者指出,患者数据经常不完整、不准确或过度简化,并且时常缺乏社会和社区环境的相关信息。此外,数据采集和差异研究整合的方法也存在不足,通常受限于“癌症治疗差异影响因素数据的不完整、不一致”。
第二,应注意癌症之间的差异。此方面的差异较为显著,且长期存在,其深层原因涉及多种因素和多个层面。包括社会人口因素、医疗资源的可及性、文化观念、癌种的生物学差异以及基因易感性等。
要消除差异,则必须考察癌症的生物学和环境决定因素,并明确部分癌症高风险人群中的基因特征。
第三,应注意生存差异。执笔者指出,虽然研究中控制了癌症分期这个变量,但仍有生存差异。目前的癌症研究中,机体水平、生物学、社会以及环境因素之间的联系通常考虑不足,因此需要更全面地厘清相关因素,并进行追踪、识别和针对性处理。
第四,亟需改善社区参与癌症研究的策略。将癌症研究转化为针对不同人群的医疗实践还远远不够。新疗法和精准医疗在医疗条件较差的人群中的应用形成了不良影响。因而需要更好的策略用以确保所有患者均可受益于癌症治疗,而这一点则需要更充分的社区参与。
最后,临床试验需重新设计,考虑差异性因素。目前部分临床试验中的患者人群招募率和滞留率均较低,因此需要作出针对性改变,使结果的普适性更好,更适用于代表性较低的患者群体。
主要建议
针对各项研究需求和要点,执笔者也提出了广泛的行动建议,总结如下:
◎ 研究者、申办者和出版者在进行癌症差异研究时必须坚持使用最高质量的数据测定工具以及最事无巨细的数据;
◎ 需建立健康差异研究网络,多方联合采集高度相关的患者情境数据和生物标本;
◎ 应设计最佳实践策略,利用其在研究中纳入低代表性的群体,并保证后者知晓自己有参加临床试验的机会;
◎ 需对研究者进行充分培训以加入社区研究中,学术领域的成就评价应适当考虑社区研究所需的时间;
◎ 癌症治疗需要实时监测患者的经历,以进一步了解患者的治疗过程,并且在发现治疗差异和结局差异时应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
(编译 石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