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外软组织转移的mCRPC ARPI治疗进展后可选卡博替尼联合阿替利珠单抗
美国犹他大学Huntsman癌症研究所Agarwal等报告,在有盆腔外软组织转移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中,雄激素受体通路抑制剂(ARPI)治疗进展患者接受卡博替尼联合阿替利珠单抗是一种不直接靶向雄激素受体信号的新型药物组合,对此类患者来说可能是一种有用的治疗选择。(Lancet Oncol. 2025年6月13日在线版)
ARPI治疗下进展的、有盆腔外软组织转移的mCRPC患者,预后不良且治疗选择很少。为了评估卡博替尼联合阿替利珠单抗在这些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该项开放标签的、Ⅲ期随机研究(CONTACT-02)于2020年8月20日至2023年6月7日在24个国家/地区(欧洲、北美、亚太地区和拉丁美洲)的184个站点招募患者,等比分予卡博替尼(40 mg qd,口服)联合阿替利珠单抗(1200 mg q21,静脉给药;289例)或ARPI转换治疗(口服阿比特龙1000 mg qd联合口服泼尼松5 mg bid,或口服恩扎卢胺160 mg qd;286例),并按是否存在肝转移、既往多西他赛治疗史、首次ARPI开始时的疾病状态来分层。
入组条件:≥18岁;ECOG PS评分为0分或1分;患有mCRPC,且有可测量的、盆腔外软组织转移(淋巴结或内脏);既往一种ARPI治疗中疾病进展的男性。
双重主要终点是前400例随机分配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意向治疗人群ITT)和所有随机分配患者(ITT人群)的总生存期(OS)。
结果显示,大多数患者是白人(440例,77%)或亚裔(78例,14%)。中位随访11.8个月(IQR:9.9~19.3个月)后,联合组和ARPI转换组患者的中位PFS分别为6.3个月(95%CI 6.2~8.8个月)和4.2个月(95%CI 3.7~5.7个月;HR=0.65,95%CI 0.50~0.84,P=0.0007)。
中位随访23.1个月(IQR:17.4~30.5个月)后,联合组和ARPI转换组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14.8个月(95%CI 13.4~16.7个月)和15.0个月(95%CI 13.0~18.5个月;HR=0.89,95%CI 0.72~1.10,P=0.30)。
两组全因的3~4级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6%和26%,联合组最常见的是高血压(8%)和贫血(8%),ARPI转换组的是贫血(6%);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6%和4%,联合组最常见的是腹泻(2%),ARPI转换组的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增高(1%);全因不良事件分别导致49例(17%)和42例(15%)患者停止研究治疗的所有药物组成。未发生与治疗相关的死亡事件。
(编译 宋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