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全球肿瘤快讯

追踪•新进展•其他肿瘤

鼻窦鳞状细胞癌 HPV某些情况下可驱动肿瘤发生

发表时间:2025-07-24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Zamuner等针对鼻窦鳞状细胞癌(SNSCC)的综合全基因组研究结果表明,人乳头瘤病毒(HPV)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驱动肿瘤的发生,并且这些肿瘤表现出与HPV相关宫颈癌和HPV相关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相似的突变模式。[Nat Commun. 2025; 16(1): 5285.]

    由于罕见,SNSCC的肿瘤发生机制仍然知之甚少。既往研究表明,约25%的SNSCC与HPV有关。但直到现在,研究人员还不确定HPV是否推动了SNSCC的肿瘤发生,或它是否仅是一个中立的旁观者。

    Zamuner等对56例SNSCC患
    者的组织样本以及对照DNA样本进行了高通量DNA测序,对HPV相关SNSCC以及HPV非依赖性SNSCC进行了全面的分子分析。其中37例患者患有HPV相关疾病,这些患者在疾病诊断时年龄更小。

    结果显示,HPV相关SNSCC患者的KMT2D、FGFR3、KMT2C、GOLGA5、TET1和ARID1B癌症驱动基因频繁突变。第二个HPV相关疾病样本组在KMT2D、FGFR3、KMT2C和ARID1B中表现出相似的突变频率。KMT2D和FGFR3基因突变与缩短的总生存期相关。

    在其他肿瘤类型中,研究未发现在HPV相关SNSCC中发现的复发突变,包括KMT2CN729D、AP3S1P158L、UBXN11、MT-ND4和MT-ND5。此外,在PIK3CA的E542K/E545K位和FGFR3的S249C区域,研究者发现了热点突变。

    相对而言,HPV非依赖性SNSCC经常出现TP53、NOTCH1、KRAS、CDKN2A、COL2A1、FAT4、FBXW7和ROS1基因突变。第二个HPV非依赖性疾病的样本组证实TP53、NOTCH1、CDKN2A、COL2A1和FAT4具有相似的突变频率。TP53突变与更短的总生存期相关。

    当将HPV相关SNSCC与HPV相关头颈癌和HPV相关宫颈癌进行比较时,SNSCC同样表现出APOBEC突变的富集、已知热点的病毒整合和频繁的表观遗传学调节因子改变。

    HPV非依赖性疾病中,与PI3K、RAS和MYC通路相比,HPV相关SNSCC在PI3K通路和YAP/TAZ通路中有显著活性。

    在建立的HPV相关SNSCC细胞系中,研究者发现联合应用YAP/TAZ和PI3K通路的小分子抑制剂,即verteporfin和alpelisib,可协同抑制HPV相关SNSCC的克隆形成性。对于HPV非依赖性SNSCC,靶向MYC通路联合抑制RAS/PI3K通路更有效。

    Zamuner等认为,他们发现了5种新的复发突变,这些突变具有HPV相关SNSCC特异性,在其他肿瘤中没有被发现。该研究结果提供了重要的基因组学见解,并促进了对罕见的鼻窦肿瘤的理解。他们现在正试图弄清楚这些突变背后的生物学及功能重要性。 (编译 王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