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Ⅰ~Ⅱ期或T1~2N0M0/Tis喉癌 有必要进一步评估喉部分放疗
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Treechairusame等报告,在cⅠ~Ⅱ期或无淋巴结受累或转移的原位喉癌(T1~2N0M0/Tis)患者中,喉部部分放射治疗(PLRT)与全喉放射治疗(WLRT)在局部区域控制率方面无临床差异,但PLRT可能与较低的急性毒性作用相关。各终点的宽置信区间显示对比疗效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PLRT组中位随访时间较短,再加上未校正混杂因素,进一步限制了晚期毒性作用及长期肿瘤控制的评估。该研究强调了进一步评估PLRT的必要性。(JAMA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25年10月2日在线版)
针对cⅠ~Ⅱ期或T1~2N0M0/Tis
喉癌患者,目前的标准治疗为WLRT,而显微外科手术通常仅切除受肿瘤累及的声带并保留狭窄的切缘。PLRT的临床效果尚未被量化。
为了比较PLRT与WLRT在cT1~2N0/Tis期喉癌患者中的疗效及毒副作用,该项单机构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3年1月至2024年12月接受调强放疗的cT1~2N0M0/Tis期喉鳞状细胞癌患者。主要观察指标包括长期局部区域控制、保喉生存、远处转移及总体的毒性作用。
结果显示,连续纳入233例T1~2N0M0/Tis期喉鳞状细胞癌患者,其中176例接受WLRT,57例接受PLRT。WLRT组中位随访时间为60个月(IQR:28~87个月),PLRT组的为31个月(IQR:16~64个月)。
在WLRT组,肿瘤分期相关的最大差异出现在T1b期(100%)和Tis期(50%)病例,绝对差异为50%(95%CI 25.4%~73.2%)。PLRT组与WLRT组在3年局部区域控制率(85.4% vs. 90.8%;率差为-5.4%,95%CI -13.5%~6.9%)、保喉生存率(93.2% vs. 94%;率差为-0.8%,95%CI -9.1%~7.5%)、无远处转移生存率(100% vs. 97.6%;率差为2.4%,95%CI -0.3%~4.9%)以及总生存率(91.4% vs. 88.9%;率差为2.5%,95%CI -6.8%~12.8%)方面均未发现有临床意义的差异。PLRT组未观察到对侧声带失败。WLRT组与PLRT组T2期肿瘤中的3年局部区域控制率差异较大,分别为85.1%和66.7%,率差为18.4%(95%CI -5.8%~21.3%)。PLRT组急性吞咽困难发生率低于WLRT组(73.7% vs. 92.6%;率差为18.9%,95%CI 6.9%~30.9%)。
在放疗后3个月和6个月时,PLRT组的MD Anderson吞咽问卷复合评分中位值均高于WLRT组的,其中3个月时的评分分别为86和77(差异为8,95%CI 2~14),6个月时的分别为96和81(差异为4,95%CI -2~8),但该差异可能不具有临床意义。
(编译 黎国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