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息治疗的不可治愈癌症患者 微信小程序可改善2个月HRQoL评分
复旦大学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Yu等报告,使用微信中的姑息治疗教育应用程序(app),可改善不可治愈癌症患者在2个月时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情况。这一发现对未来的研究和发展具有启示意义。(Ann Intern Med. 2025年9月23日在线版)
在管理不可治愈的癌症方面,以家庭为基础的姑息治疗依靠授权给家庭照顾者来克服姑息治疗可用专业资源有限性的问题。为了探讨在临床姑息治疗中增加姑息治疗教育app是否可以改善居家的不可治愈癌症患者的HRQoL,该项单中心、开放标签、个人随机化试验于2023年7月28日至11月3日在中国上海的单一站点纳入无法治愈癌症而接受姑息治疗的患者(年龄≥18岁,卡氏评分≤70)和共同生活的家庭照顾者(年龄≥18岁)。
患者-照顾者的配对被等比分入干预组(app联合常规姑息治疗)或对照组(常规姑息治疗)。该app为家庭照顾者提供了多媒体教育,内容涉及症状和不良反应管理,以及护理信息。
主要终点为第2个月时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生活质量问卷核心30 (EORTC QLQ-C30)评分的平均组间差异,主要分析采用意向治疗法。
结果显示,在随机分配的154个配对中,干预组有74个配对、对照组有73个配对完成了基线评估。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9.9岁,其中42.9%为女性。在第2个月时,干预组的EORTC QLQ-C30汇总得分为51.9(95%CI 45.4~58.5),对照组的为35.7(95%CI 28.6~42.9),平均差异为16.2(95%CI 9.3~23.1)。
该研究的局限性包括:在中国的单中心设计研究,纯中文的微信应用程序平台,护理人员和患者的教育水平未知,开放标签设计,自我报告结局仅有2个月的短暂随访数据。
(编译 陈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