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全球肿瘤快讯

追踪•新进展•乳腺癌

AI辅助治疗时肌肉骨骼和血管症状对RFS无影响

发表时间:2015-01-04

    在MA.27试验中,阿那曲唑或依西美坦治疗后出现症状不提高RFS。应鼓励在接受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女性患者,通过处理症状,继续接受AIs治疗。(J Clin Oncol. 2014年12月15日在线版)

    他莫昔芬和芳香化酶抑制剂(AIs)在乳腺癌辅助治疗中出现症状与更好的无复发生存率(RFS)有关。在MA.27试验中,研究者假设应用阿那曲唑或依西美坦治疗的患者出现新的血管和/或关节症状或症状加重时可能提示患者RFS较好。

    MA.27试验随机分配7576例绝经后乳腺癌患者接受阿那曲唑或依西美坦治疗5年。患者报告的症状按照不良事件的通用术语标准3.0版收集,并按照规定收集患者基线症状以及第6和12个月的临床观察症状。当患者主诉血管和/或关节不良反应时可认为症状存在。通过χ2 和Fisher精确检验分析症状与患者基线特征的关系。通过Landmark分析、单变量分层分析和多变量Cox模型分析治疗后新出现或恶化的反应对RFS的影响。研究者将计划外临床观察到的第3个月的反应定义为严重毒性反应。

    结果显示,募集符合MA.27试验标准的、在症状评估期间没有出现疾病复发的患者接受试验治疗;第6个月包含96%的患者(7306例),第12个月包含96%的患者(7246例)。34%的患者有基线症状。没有基线症状的患者中,25%的患者在第6个月出现了新发症状,52%的患者在第12个月出现了新发症状。在有基线症状和无基线症状的患者中治疗出现的症状和基线症状对RFS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0.10)。

    (编译 贺淑娇 审校 李荣 )

    南方医科大学肿瘤中心(SMU-CC) 罗荣城教授述评:

    芳香化酶抑制剂已成为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标准治疗,然而长期服用芳香化酶抑制剂的患者会出现骨丢失和骨质疏松、肌肉关节综合征、血栓栓塞、血脂异常等副作用。不良反应的出现或恶化与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目前尚无明确定论。有观点认为,副作用与疗效相关。加拿大NCICCTG MA.27临床试验表明,患者基线症状、治疗后新出现和/或恶化的肌肉骨骼和血管症状对患者无复发生存率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该研究表明芳香化酶抑制剂的副作用与疗效之间无相关性,应在给予患者积极对症支持缓解症状的同时鼓励患者继续接受芳香化酶抑制剂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