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全球肿瘤快讯

会议特别报道

对RAD的反应率与细胞遗传学因素无关

发表时间:2015-01-19

    德国维尔茨堡大学医学中心Stefan Knop的报告指出,包含至少一种新药、类固醇药和/不和化疗的三药联合方案,被认为是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标准诱导治疗方案。随后适合的患者行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前期研究结果显示,来那度胺、多柔比星和地塞米松(RAD)方案对于复发难治型MM有较好的耐受性和有效性。基于以上结果,研究者决定进一步评估联合用药在一线治疗中的作用。

    目前的Ⅱ期临床试验主要纳入65岁以下初诊有症状的MM患者。4个周期的4周RAD诱导方案(来那度胺25 mg/d,d1-21;阿霉素9 mg/m2,d1-4;地塞米松40 mg,d1-4、d17-20;培非格司亭6 mg,d6),随后行干细胞动员。患者接受二次自体干细胞移植(马法兰200 mg/m2)或自体干细胞移植后再行异基因干细胞移植。对于至少有一种细胞遗传学或血清学危险因素患者且有同胞相合或者非亲缘相合供者可行异基因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苏消安/氟达拉滨),随后来那度胺维持一年,维持治疗剂量在马法兰后为10 mg/d,自动-异体干细胞移植后为5 mg/d。主要终点为二次移植后至少达到VGPR及以上。

    研究结果显示,2009年8月~2012年4月德国17个中心纳入190例中位年龄55岁的患者。103例(56%)ISS分期为Ⅱ/Ⅲ期,165例通过FISH检测显示细胞遗传学异常,其中29.6%患者13q染色体有缺失,11.5%患者t(4;14)染色体易位,9%患者17p染色体缺失,0.6%患者t(14;16)染色体易位。

    163例患者完成4疗程RAD方案,47例患者行异基因干细胞移植。60例自体干细胞移植和15例行自体-异体干细胞移植后应用来那度胺维持。自体干细胞移植后来那度胺维持治疗中位时间明显长于自体-异体SCT(12 vs 3;P=0.01)。RAD方案诱导治疗后获得VGPR及以上的缓解率为47.9%,随后行二次移植后获得VGPR及以上的缓解率上升到60.6%。

    相应地,诱导后完全缓解率率(CR)由7.9%提高到31%。t(4;14)/t(14;16)/del 17p患者VGPR及以上的缓解率为44%,没有这些异常患者的缓解率为53%(P=0.34)。二次移植后,t(4;14)/t(14;16)/del 17p患者VGPR及以上的缓解率增加到63%,没有这些异常的患者缓解率增加到65%(P=0.84),两种移植方式的反应率无差异。

    在RAD诱导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与治疗相关的死亡,一年内异基因干细胞移植非复发死亡率为10.6%。肺炎、静脉血栓、以及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11%,7.2%和5.3%。

    研究数据显示,RAD诱导治疗方案对于初诊MM非常有效且耐受性好。随后的二次移植可增加CR/CR例数。相关研究表明,对于预后不好的细胞遗传学异常,如t(4;14),del 17p,含来那度胺的三药联合方案可降低其不利的细胞遗传学因素对预后的影响,自体-异体干细胞移植后采用来那度胺维持治疗疗效令人鼓舞。

    (编译 刘成成 审校 吕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