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全球肿瘤快讯

会议特别报道

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的毒副反应

发表时间:2015-11-19

    乳腺癌大分割放疗是近5年乳腺癌放疗研究方面的热点,国内外的学者开展了许多相关的临床研究。2011年美国放射肿瘤协会(ASTRO)发布了指引,推荐全乳腺大分割放疗,认为对于保乳手术后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与传统放疗治疗方案相比,大分割放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但在现实临床实践中,大分割放疗的应用比例仍然不高。影响人们选择的很重要的因素是对毒副反应和美容效果的顾忌。今年的ASTRO会议有学者就大分割放疗的毒副反应进行了报道。

    来自加拿大的一项临床研究中,乳腺癌保乳术后的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总剂量50Gy/25次的全乳放疗,35天完成,一组接受42.5Gy/16次的全乳放疗,22天完成。急性皮肤反应根据RTOG和WHO的标准同时进行评估。

    生活质量依据修订的乳腺癌问卷从8个方面进行评估:情感、社会、方便、吸引力、乏力、皮肤副作用、乳腺副作用、外科评估。急性毒副反应在放疗开始以及开始后2、4、6、8周进行评估,生活质量在治疗后4周再次进行评估。

    结果显示:161位患者入组,82人接受大分割放疗,79人接受常规分割放疗,两组基线特征相当。根据两种标准评估的急性毒副反应,在放疗开始时两组相近,在8周时大分割放疗组的明显小于常规分割组。

    总的生活质量和在皮肤副作用、乳腺副作用、乏力、吸引力、方便等单项质量方面,大分割放疗组均优于常规分割组。该研究认为,与常规分割放疗相比,大分割放疗可以减轻急性毒副反应,并提高生活质量,主要表现在皮肤副作用、乳腺副作用、吸引力、方便和乏力几个方面。

    另一篇报道来自美国费城,对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全乳放疗并瘤床同步加量和常规分割放疗并序贯瘤床加量的患者,在治疗结果和毒副反应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中将早期乳腺癌病人分为大分割治疗组和常规分割治疗组,大分割治疗组入组247人,采用全乳腺IMRT放疗并同步瘤床加量:全乳腺单次分割2.25Gy,总量45Gy,瘤床单次分割2.8Gy,总量56Gy,共20次4周完成。常规分割组人数与大分割组比例为2:1,采用全乳腺IMRT放疗单次分割2Gy,总量50Gy,加序贯瘤床加量10-16Gy。

    放疗期间的毒副反应为急性,放疗结束后1.5个月之后的反应定义为晚期毒副反应。所有的副作用依据CTCAE3分级进行评估,乳腺美容效果依据Harvard标准进行评估(1=优,2=良,3=可,4=差)。

    中位随访52个月(范围3.5-130月)。8年局部控制率,大分割组和常规分割组分别为97.5%和96.6%(P=0.78),各级急性皮肤水肿,大分割组和常规分割组分别为91.3%和90.9%(P=0.89),两组间均无差别。2级以上急性副作用在常规分割组更常见(47.1%对18.7%,P<0.01),各级晚期反应大分割组和常规分割组分别47.7%和41.5%(P=0.12),两组间无差异,且79%的晚期副作用在两组中均为I级反应。

    最常见的晚期副作用为水肿、色素沉着、红斑、纤维化。3年的美容评分两组相似(均为1.9)。本研究认为,4周的大分割放疗并同步瘤床加量与常规分割组序贯瘤床加量相比,具有同样好的局部控制率、相近美容效果和晚期副作用,而急性副作用减少。

    以上两项研究的结果均显示,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在局部控制、美容效果、晚期副作用方面与常规分割相似,急性副作用则明显减轻。该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保乳术后大分割全乳放疗的优势。

     (编译 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