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全球肿瘤快讯

追踪•新进展•消化道肿瘤

USPSTF发布结直肠癌筛查的新推荐

发表时间:2016-08-02

      美国预防医学服务工作组(USPSTF)发布了结直肠癌筛查的最新推荐。简单而言,USPSTF建议结直肠癌的筛查应从50岁开始,并一直持续至75岁(A级推荐:USPSTF很明确地表示接受这项服务可获得可观的净收益)。对于76~85岁的人群而言,是否进行结直肠癌筛查是一项个体化的决定,应考虑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既往筛查史(C级建议:USPSTF建议,在专业判断和患者倾向的基础上,有选择性地为患者提供建议或提供这项服务;中度明确地表示接受这项服务可获得少量净收益)。(JAMA.2016年6月21日在线版)

      在更新2008年推荐时,工作组通过证据回顾了各项筛查的效用,包括结肠镜检查,乙状结肠镜检查,CT结肠成像扫描,以愈创木脂为试剂的粪便潜血试验(gFOBT),粪便免疫化学试验(FIT),多靶点粪便DNA试验(FIT-DNA),以及甲基化SEPT9 DNA试验。

      具体临床推荐

      ◎ 风险评估:对绝大多数成年人而言,结直肠癌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高龄。其他相关危险因素包括结直肠癌家族史,男性,以及黑色人种。

      ◎ 筛查试验:检测早期结直肠癌的筛查试验有许多,包括以粪便为基础的试验(gFOBT,FIT和FIT-DNA),直接可视化的检查(乙状结肠镜检查,单独施行或与FIT相结合;结肠镜检查以及CT结肠成像扫描),以及血清学试验(SEPT9 DNA试验)。USPSTF没有发现正面对比的研究表示这些筛查策略中有哪一项较其他更为有效,虽然各自有着不同等级的证据支持它们的效用以及优势和缺陷。

      ◎ 开始和终止的年龄:USPSTF总结道,证据最支持一般人群从50岁开始进行筛查。基于患者的预期寿命、健康情况、合并疾病和既往筛查情况,结直肠癌筛查的利弊平衡在这一年龄更不容易发生变化。USPSTF不推荐≥86岁的成年人例行结直肠癌筛查。

      ◎ 治疗与介入:早期结直肠癌的治疗一般包括局部切除术;对局限于结肠黏膜的肿瘤,可行单纯息肉切除术;对更大的局限性病变,可行手术切除(经腹腔镜或开放手术)与吻合术。

      ◎ 利弊平衡:对50~75岁的人群而言,USPSTF以较高的确定性推论道,进行结直肠癌筛查的净收益是非常可观的。对76~85岁的人群而言,USPSTF以中等确定性推论道,既往曾经接受过筛查的人群再次接受结直肠癌筛查的净收益较小。从未筛查者的获益会更多一些。结直肠癌筛查最适合符合以下条件的人群:足够健康可以经受治疗,且没有明显限制预期寿命的合并疾病。

      收益与风险的建模系统

      对每1000人进行筛查,以粪便为基础的筛查手段和直接可视化筛查手段相关的收益和风险的建模系统给出了以下估计值的中间值(相较于低值或高值);血清学SEPT9DNA没有包含在建模系统之中,因为可获得的数据非常有限。对于可避免的结直肠癌死亡病例:每10年行一次结肠镜检查可避免24例死亡;每年行一次FIT-DNA试验,每10年行一次乙状结肠镜检查合并每年行一次FIT可避免23例死亡;每年行一次FIT,每年行一次高灵敏度gFOBT以及每5年行一次CT结肠成像扫描可避免22例死亡;每5年行一次乙状结肠镜检查以及每3年行一次FIT-DNA试验可避免20例死亡。

      筛查损害的中间估计值定义为每1000人进行筛查,发生胃肠道或心血管并发症的病例数,数据如下:每10年行一次结肠镜检查将出现15例;每年行一次FIT-DNA试验将出现12例;每10年行一次乙状结肠镜检查合并每年行一次FIT以及每年行一次高灵敏度FOBT将出现11例;每5年行一次乙状结肠镜检查,每年行一次FIT以及每5年行一次CT结肠成像扫描将出现10例;每3年行一次FIT-DNA试验将出现9例。

      筛查负担的中间估计值定义为每1000人进行筛查,其一生需要进行结肠镜检查的总次数,数据如下:每10年行一次结肠镜检查需要4049次;每年行一次FIT-DNA试验需要2662次,每10年行一次乙状结肠镜合并每年行一次FIT需要2289次,每年行一次高灵敏度gFOBT需要2253次,每5年行一次乙状结肠镜检查需要1820次,每年行一次FIT需要1757次,每5年行一次CT结肠成像扫描需要1743次,每3年行一次FIT-DNA试验需要1714次。

      研究者评论道:“USPSTF以较高确定性推断,对平均风险、无症状的50~75岁的成年人进行结直肠癌筛查可以获得可观的净收益。多种筛查策略均可供选择,各自有着不同等级的证据支持其效用,同样也有着各自独特的优势和缺陷,但没有实证数据表明以上回顾的策略之中有哪一项可以提供更大的净收益。在美国,结直肠癌的筛查仍然是一项远未被充分利用的预防性卫生策略。”

      (编译 林浩诚 审校 李宇红)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李宇红教授述评:

      大部分结直肠癌具有缓慢的自然病程和明确的癌前病变,因此是适合开展筛查的肿瘤。通过筛查可以发现结直肠癌前病变和早期癌,提高早诊率和生存率,从而有效降低结直肠癌死亡率。

      美国是目前世界上结直肠癌筛查最成功的国家,美国癌症协会从1980年开始推出大肠癌筛查技术指南并不断改版更新,以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筛查依从率和筛查效果。结直肠癌筛查效果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筛查技术方案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不同国家地区在结直肠癌流行病学特征、卫生保健系统、经济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应根据各自国情来制定筛查方案。

      在我国,目前结直肠癌筛查技术方案的核心内容是在结直肠癌高发地区,对目标人群采用问卷调查和大便潜血检测筛选结直肠癌高危人群,通过对高危人群的结肠镜检查,以及对可疑病变活检病理检查,发现癌前病变及癌患者。虽然我国结直肠癌筛查工作在一些地区已相继开展,但总体而言不尽如人意,仍需要探索适合我国实际的大肠癌筛查工作模式,并在政府、社会、医生、媒体宣传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提高我国结直肠癌筛查水平从而有效降低结直肠癌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