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全球肿瘤快讯

专家视角

整合医学教育之我见

发表时间:2018-02-22

      樊代明,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外籍院士。现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第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院长、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主任、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亚太消化学会副主席,曾任第四军医大学校长、中华消化学会主任委员、2013年世界消化病大会主席。先后承担国家973、863、重大新药创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创新团队奖、一、二、三等奖各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38项,国家新药证书1项。获法国国家医学院塞维亚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求是实用工程奖等荣誉奖励。担任全国高等医学教育数字化教材(53册)总主编。主编专著21本,在国外杂志发表SCI论文逾600篇。

      Professor Daiming Fan is the member and vice president of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foreign associate of the USA National Academy of Medicine, past president of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past president of Chinese Society of Gastroenterology, director of Xijing Hospital of Digestive Diseases, and director of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ancer Biology. He is now the president of Chinese Anti-Cancer Association, and vice president of Asian Pacific Association of Gastroenterology. As the congress president, he successfully organized the GASTRO2013 (WCOG/APDW) in Shanghai.

      He has a long-standing interest in both clinical and basic research of digestive diseases, and has been committed to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 of Holistic Integrative Medicine. He has obtained a lot of national grants, including National Hi-tech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863 Program),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973 Program) and Key Program of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und, etc. He has won the first, second and third-class prizes of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Awards respectively, and a third-class prize of National Technology Invention Awards. He was the first awardee of the Prize “French National Academy of Medicine-Servier”. As an editor-in-chief he has authored 21 books on gastroenterology and oncology. As the first or corresponding author he has published more than six hundred papers on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s, such as Na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 Nat Clin Pract Oncol, Lancet, Gut, etc. He has become the editor or associate editor for 12 international medical journals.

      整体整合医学(Holistic Integrative Medicine HIM, 简称整合医学)[1]的发展可以说是如火如荼,为的是不断解决现代医学发展和临床实践遇到的难题,即专业过度细化(Over specialization)、专科过度细划(Over division)和医学知识碎片化(Fragmented knowlege)我们称之为2O1F或O2F1。美国近期已将过去卫生发展的精准医学(Precision medicine)计划改成了全民整体健康计划(All of us),世界卫生组织最近成立了整合医学处。国内已成立了6个全国性的整合医学分会,各省也在成立之中。不过有人问,即使大家对整合医学的发展有了共识,但现在学校培养出来的医学生全部都偏向O2F1,那是很难改变现状的。于是,由中国医学教育协会整合医学教育分会近期在重庆召开了首届中国整合医学教育大会,有113所医学高校的校长、副校长、教学管理人员和专家教授近1000人参会。会上我作了这篇报告,其中的数据和文献大概花了我们小组约五年时间。

    一、 医学教育的重要性

      谈到医学教育,不能忘了教育。谈到教育,不能忘了教育的

      重要性。大家可能很奇怪,教育的重要性谁不知道,不一定,宏观的都会说,具体的不一定。老说重要就是还没真正认识到重要性,老说重要就是还没把重要做好。

      我非常欣赏1962年日本学者汤浅光朝写的一本书叫《解说科学文化史年表》,曾经翻译成中文[2]。

      书中提出了世界科技中心的概念,并分析了从1540年以后近400多年来世界科技中心转移的情况、机制和规律。其定义是某国科技成果占世界科技成果总数25%的时期称为世界科技中心。世界科技中心依次从意大利(1540-1616)、英国(1660-1730)、法国(1770-1830)、德国(1810-1920)转移到美国(1920-),大概每次转移时间平均为80年。目前世界科技中心仍在美国,已近100年。[3]

      根据世界科技中心的概念,提出了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概念,即某国教育家超过世界教育家总数20%的时期[4],或某国知名大学超过世界知名大学总数25%的时期[5]。根据这个概念分析从1410年以后近600余年来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转移,依次从意大利(1410-1530)、英国(1600-1750)、法国(1650-1830)、德国(1770-1830)转移到美国(1830-),大概每次转移时间平均为130年,目前世界高等教育中心仍在美国[6],已近200年。

      科技中心转移的内在机制有[7]:1、科技发展的连续性、超前性与政治改革的间断性、滞后性之间出现矛盾导致科技衰退和科技中心转移。2、原中心衰退后出现多中心并存,平等竞争,从而产生新的科技中心。3、科技中心转移是各国经济腾飞,政治改革,思想解放三大因素较量的结果。

      从世界科技中心与世界高等教育中心二者转移的规律看,一般是先有教育中心转移,后有科技中心转移;谁先失去教育中心,谁就先失去科技中心[8]。由此可见,教育在科技上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标准,正如前述是按某国教育家占世界总数20%或某国知名大学占世界知名大学总数25%的时期来标定。但教育家的标准很难界定,知名大学的标准也很难界定,怎么办?近年对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定义有比较具体的标准[9],大概5条:1、该国教育规模宏大,学术研究生机蓬勃;2、能独立解决本国经济、社会、科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3、培养并吸引大批优秀人才;4、创造世界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为人类进步、世界文明、全球经济做出巨大贡献;5、引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方向,成为各国学习的范本。

    二、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征

      世界大学发展的规模、性质和作用大概经历了三个时期[10]:

      第一时期称之为教育型大学(Teaching)。这一时期传授知识为重,比如意大利早期的博洛尼亚大学、英国早期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法国早期的巴黎大学等。

      第二时期称之为教育研究型大学(Teaching and Research)。这一时期不仅传授知识,而且开展科学研究创造知识。最开始是德国在柏林大学开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博士学位,继之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也开始举办教育研究型大学。

      第三时期称之为教育研究开发型大学(Teaching、Research and Development)。这一时期不仅传授知识、创造知识,还应用知识来创造生产力。最为突出的是一部分有创新理念及能力的学者从牛津大学出来办成了剑桥大学,剑桥的部分学者出来办成了哈佛大学,哈佛大学的部分学者出来办成了耶鲁大学。这种从传授知识到创造知识到应用知识的模式成了现代大学最具先进性、最有影响、最受人们尊崇的模式,凡是这样的大学一般都成了世界知名大学。我国目前这样的大学如果有也屈指可数。我国提倡科教兴国还不到30年,取得了很大成绩,有目共睹。这项国策在有的地方有些部门落实得还不够坚决,不够全面,不够彻底。比如我国高校在校人数2008年突破了2021万,首次超过俄罗斯、印度和美国,但科研实力,一流大学数量,国际化水平与世界一流大学还相差甚远。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是教育大国,但还不能说是教育强国。我们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是人力资源大国,但还不能说是人力资源强国。

    三、 医学教育史的总体回顾

      虽然医学教育有其特殊性,但总体来讲,也应纳入世界教育发展史中去评估分析。我们将医学教育史分为西方医学教育史和中国医学教育史。如果将二者重叠分析,其特点是向前找不到头,向后看不到尾,其间在漫长岁月的实践中有无数浪花可用来分析,从中找到借鉴。可以明显看到,医学教育在数千年中,中西方发展都很缓慢,而且有无数曲折,只是在最近一百年高速奋进。统计1900-2016年世界公开发表的教育论文共14万余篇,其中主要集中在如下六大方面,依次为:1、医教模式的设计与设施;2、学习方法;3、医教模式的标准;4、医学教育方法;5、医学教育发展趋势;6、医学教育史。纵观6大方面,其特点是研究微观的多,宏观的少;研究战术层面的多,研究战略层面的少。绝大多数都集中在怎么教?怎么教好?怎么学?怎么学好?怎么考?怎么考好?对于不断提升教育理论,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不断提高受教育者能力,不断接轨社会应用等诸方面涉及太少。

      其中,中国的医学教育与西方的医学教育相比,还存在明显差别。普遍存在:1、国内注重理论,国外注重实践;2、国内注重应试,国外注重能力;3、国内注重模仿,国外注重创新。

    四、 医学教育方式的变迁及优缺点

      回顾从古到今,从国外到国内的教育方式,大概可分五类

      1、以师徒培训为基础(Apprenticeship based- curriculum model ABC)。在1871年前[11]基本以这种方式为主。由这种师带徒的办法也培养出不少名医,传为佳话。比如先秦名医扁鹊就师从长桑君,汉代名医张仲景就师从张伯祖……。这是一种从人到人的传授方式。为了保密,甚至只有同家族相传,父传子、传男不传女,这种方式的传承必须要一代跟一代一样聪明,甚至更加聪明才能传下去,否则将是“上下不能贯通”,家业终会夭折,事实每每如此。

      2、以学科为基础(Principle-based curriculum model PBC 或Dscipline-based curriculum model DBC)。从1871年起,多数医学院校都采用这种教育方法。先学医学基础课,然后临床专业课,再进入临床实习,这种教学方法力图保证医学知识传授的系统性、逻辑性和连贯性。是一种从前期到后期,从前至后的过程,但经常遇到的问题是“前言不达后语”。为什么?医学生在进入临床课之前完全学的是静止的知识。从尸体解剖、到细胞、分子知识碎片化。等到了临床,见到整体的有生命的人,知识联系不起来,基础课考了高分但用不到实际中,甚至全都忘了。前后脱节,造成“前言不达后语”。为解决这个问题,国外提出了转化医学,包括在医学研究中也提倡把研究结果转化到临床应用中去,但美国搞了19年转化医学,结果发现“进展缓慢,收获甚微”。为什么?大量脱离了生命的基础研究,一味深入到微观水平的研究,拿到临床要不用不上,要不不能用,因为前面只是生米,难成熟饭。

      3、以器官系统为基础(Organ-system based curriculum model OSBCM),是从1951年开始的一种教学方式[12]。其做法是:1、以器官为切入点,连贯各学科结构与功能;2、以系统为目标,将正常功能、机能失调、临床表现、诊治方法拉近施教;3、将医学与其他学科,预防,循证、人文相整合。有点像一个一个系统竖着来,完成左边向右边,从左向右,容易造成系统专科之间隔离,各管一亩三分地,人本身是一个整体,分成系统或器官来治。目前消化科主任抢救不了心脏急诊,呼吸科主任抢救不了血液急诊,会诊只要不是本科情况就了事。一个病人在医院先后转诊好几个科室不知该哪个科负责。这种从左到右,不识上下,不管前后的作法,通常是不仅没有整体的观念,连自己都左右互不搭理。

      4、以问题为基础(Problem-based curriculum model PBC或PBL)。从1971年起开始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即PBL。最先由加拿大McMaster大学的Borrows提出[13]。据统计,2005年美国70%的医学院采用PBL教学,但在45%中只有10%的内容采用PBC,只有6%的学校有超过一半的内容用PBL方法传授[14]。说明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比如:①问题是否找准,即问题的典型性、病人怎么能标准;②问题是否找全,学生到临床没有见过的问题怎么办;③还有很多医学解释不了的问题或解释不了的医学问题怎么办?另外,这种教学方法总是向后推理,难以培养批判性思维,所实施的小组讨论效果取决于老师水平,同一问题的答案不尽相同。这种教学方法由于存在问题找不全,问题找不准,还有找到的问题医学解释不了等,所以近年来美国提出了精准医学,即医生治病要像反恐一样擒贼先擒王,其实绝大多数慢性疾病根本没有“王”,没有确切病因,是一种状态的改变。说精准诊断,精准手术也许还可以,把医学分为精准与不精准,本身就是离奇的脱离医学本质的说法。所以以问题为基础,事实上是以点带面,要精准到点,由于疾病缺乏这样的点,所以通常是“点面无的放矢”。

      5、以临床表现为基础(Clinical presentation-based curriculum model CBCM)。从1991年始,为了克服前述几种教育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以临床表现为基础的教学方法[15]。但临床表现千奇百怪,千变万化,不是一种临床表现代表一种疾病,也不是一组临床表现就可以代表一种疾病。病因之多,诱因之多,发病机制之多,诊断方法之多,治疗药品之多,这些表面现象经常代表不了病人内部疾病的实质,有时“表(面)内(部)本末倒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人把数学的方法公式引入医学建立了循证医学,但是人是复杂的,变化的,人算不如天算,医学通常是定性比定量重要,经常性质变了量没变,局部量变不一定会导致整体质变。

      综上所述,五种常见的教学方法有其优势,但劣势也显而易见,比如从上到下,上下不能贯通;从前到后,前言不达后语;从左到右,左右互不搭理;从点到面,点面无的放矢;从外到内,外内本末倒置。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建议将五种方法的优势加以整合,整合的过程本身就能去除劣势。除此之外,再引进或创立新的教育方式,弥补其中的不足,由此形成新的带有明显整合医学性质的医学教育体系。要建立新的整合医学教育体系,切入点在哪里?首先应找到目前医学教育和医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五、 中国医学教育的现存问题

      1、医学知识空前暴涨。有人统计过,在未来的20年,光医学知识的进展量就将相当于人类过去2000年的知识总和,说这话时是10年前,其实现在比这速度更快。还有人粗略统计,人类知识翻翻在18世纪花了50年,在19世纪只花了10年,在20世纪上半叶只花5年,下半叶只花了2-3年,在21世纪初,每年的知识量都将翻翻,在上述知识进展中医学知识尤为突出。这些浩如烟海的知识或数据或Data,让人目不暇接。怎么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本身就给人类造成了困难。大数据如果成了数据大,不仅对医学发展帮助不大,反而会将医学引向歧途。这些零散的碎片化的知识,不仅不能为临床所用,而且也不能随意将其传授给医学生或研究生。

      2、专业之间严重隔绝。专业细化,专科细划越演越烈,各专科隔河相望老是不相往来,医生只能处理自己专科的疾病,抢救不了属于其他学科的急重症,有时科内都需要会诊。但病人是一个整体,各系统各器官肯定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尽管现在正在对应届毕业生实行规培,各科轮转,但带教老师全都专业化、专科化,不能将临床医学知识从整体角度相联系,学生学到的依然是碎片化的临床知识,专职化的技术,难以胜任病人的整体诊疗。

      3、基础临床隔河相望。基础过于强调微观知识的教学或研究,与临床实际应用严重脱节。更为可怕的是有些临床医生或临床研究生不从临床问题着手,一味强调脱离临床、脱离病人的微观研究,使得医学研究离科学越近,离病人越远。比如大量的基础研究论文甚达90%以上并无临床参考价值,高束空中楼阁。近10年国内外医学基础研究发现的超过15万个自称有潜在价值的靶分子,只有不到50个在临床上显示有实用价值。

      4、病谱亡谱急剧改变。随着社会经济、城镇化和老龄化出现,疾病谱和死亡谱发生了广泛、深刻、复杂和急剧的变化,50年前中国人主要以急性传染病为主,现在80%以上的发病和死亡都是慢性病[16]。急性传染病有明确病因,可有的放矢,一个疫苗,一个抗生素,或切断一个传播途径就可以治愈,但非传染性的慢性病,病因不清,发病机制不明,属多阶段,多病因,迁延不愈,每每造成恶性循环,无论是预防和治疗都十分困难。

      5、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我国教育资源,包括硬件资源和师资力量在不同地区的分布严重失衡,不仅表现在高等教育,在小学或中等教育也十分严重,北、上、广,大城市,东部发达区域的资源丰富,甚至供过于求,而中西部,广大农村优质教育资源匮乏,供少于求[17]。很多医科大学没有足够尸体解剖,只能用动物尸体代替,还有学校只能上百人围着看多媒体。

      6、行业之间各自为战。一个病人有5个病,分成5个科分别诊治。一个病有5种治法也分五个科分别诊治。好治的都治,不好治的都不治,不仅增大病人费用,这种各自为战其实是对病人的严重伤害。一个病人在一个医院各科来回转悠,相互推诿,转了多个科最后又回到最先那个科,病人苦不堪言。现在不是病人病了在医院找不到合适的医生,而是医生病了不知看哪个医生合适。

      7、人才数质严重不足。医学人才数量和质量都出现了青黄不接。报考医学的高中毕业生大幅减少,很多医科大学收不满名额,过去是四个报名收一个,现在是招四个只有一个报名,而且分数线在多个医科大学一降再降。今年大陆各省的近30个高考状元,只有一个报名学医,而香港7个最高分有6个报名学医。

      8、考评机制不尽完善。本科过多强调应试教育,忽视了能力培养和素质养成。研究生过多强调发表SCI论文,这种考评机制使得医学毕业生到了临床看不了病。对老师的要求也是重科研轻临床,把医生当成科学家培养。考评的错误导向使医学人才培养走偏了路。

      9、教育实践明显脱节。理论教育与临床实践脱节,学非所用,现有医学教科书中有很大一部分内容相互间重复,而且过于重视理论教育及层层考试,忽视了临床能力的培养。

      10、公众期盼逐年增加。健康越来越受到政府和民众的关注及重视,需求数量越来越大,需求质量越来越高。对医学的价值和医生的能力有误解,民众认为有病就要治,病是治好的,治病需求与十年前比,中国的病人数量增加了33亿人次,忽视了疾病的预防和康复,把一切精力及经费都用到治病上,最终效果不好。

      除了这10个方面,还可以举出一些。这些现状不是单个孤立发生,是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动一发而及全局。要采用整合医学的方法综合分析,全局应对,不然大量的问题摆在面前,剪不断,理还乱。医学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撤东墙,补西墙,治标不治本,换汤不换药,单方面的改,单因素的改,局部的改,短时效的改,不仅对全局系统改革无助,可能还是伤害。

    六、 医学教育面临的改革任务

      医学教育改革,怎么抓住主要矛盾,牵住牛鼻子,从而纲举目张,是摆在当前政府,医学高等院校面临的迫切任务。

      1、教育理论的形成和引导。任何一项改革,顶层设计是十分重要的,帅志不明将士苦。过去100年,医学教育研究颇多,但在医学教育理论顶层设计这方面研究甚少。当下要结合教育现状、教师现状、学生现状并总结历史,洞察未来,提出鲜明的办学理论和办学实践。在这方面要下大功夫,不能一招鲜,换一届领导出一套主意。

      2、教育目标的制定与实践。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依规矩才能成方圆。医科院校不仅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更要面向目前医学、医院、医生方面的需求制定自己的培养目标。各个高校应有自己的特点,不能千篇一律,千校一面,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样才能培养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社会需求的合格的医学人才。

      3、教育机构的改革与重视。教育机构特别是管理机构对中国的医学教育起着重要的甚至是航标灯的作用。过去医科院校独立办学,由卫生行政部门领导,走过几十年路程,是很成功的。由于医科院校与综合大学合并,综合大学有的领导对医学教育不够重视,又因医学教育有其特殊性,比如基础课由不熟悉人体及疾病的教师上课,造成目前医学教育水平严重下滑的状态。如何改变这种状态,一是要加强医科大学在综合大学中的作用和地位。最好是独立办学,最好由国家卫生行政部门领导。医学研究机构及研究项目也要独立运行,其评价机制也应和其他科学研究有别。

      4、教师队伍的培养和使用,医学教育的师资队伍目前很不稳定,特别是教基础课的队伍后继无人。基础师资要克服唯论文考评以及教育、研究与临床脱节的现象。要有殊殊政策稳定激励基础和临床师资队伍。严防青黄不接,后继乏人发生。

      5、教材教具的改革和创新。现在的教材普遍偏旧,跟不上形势,而且有大量是重复,有很大一部分课堂上并不讲授。而且重理论轻实践,重研究轻人文,重考试轻能力,要在全国总体大纲基础上,发挥各个院校中的特点特长,编写出适应临床需要,适应医学前沿发展,不仅课堂上有用而且进入今后临床工作有用的整合医学教材。教具要适应教学内容和目的要求,大力研发教具,以充分提高教学能力。

      6、教育环境的改善与维护。近十几年,中央及地方政府在新修校园方面给予大力投入和支持,校园越修越大,大楼越盖越高,强调校园园林化、公园化,但学习气氛、文化氛围不强,有一种“山区农民富起来”的感觉。怎么做到文化深隧,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自然养成的教育环境,并加以维护是学校管理者需做的一篇大文章。

      7、教育经验的交流与集成。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各个学校大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集累了大量经验,当然也有教训,适时适地开展教育经验的交流,互学互帮,教学相长,相得益彰,不失为一种共推共进螺旋上升的过程。

      8、评价机制的制定和政策。教考相竞,考评结合是评价教学效果、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方法。也是实现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的根本保证。正确适时适人的评价机制是教育活动的重要导向。必须对现今的考评机制和考评方法进行大幅度改革。其目标导向是重实践,重能力,重创新。

      9、就业渠道的畅通与开拓。目前医校毕业生的去向出现供求矛盾的怪像,一方面农村缺乏医学人才,另一方面城市医院人才过剩。很多医学毕业生,特别是中医药大学的毕业生,因为找不到工作,又不愿到农村去,只好到医药公司去当医药代表,甚至忍痛割爱,放弃医学专业从事别的工作。这个问题必须尽快解决。

      10、医务人员的质量及待遇。这是一个老生常谈又始终未得到解决的难题。质量和待遇相辅相存,人才质量高待遇应好,当然待遇好、有竞争质量才会高起来。医学教育历时长,工作风险高而且劳动强度大,所以要与社会平均待遇拉开差别,鼓励或激励青年人才学医从医。

    七、整合医学教育是未来医学教育的发展方向

      面对医学教育的高标准高需求,面对目前中国医学教育的十大问题,面对中国医学教育的十大改革任务,方方面面,林林总总,唯一的办法就是提倡整合医学教育,以实践医学教育的整体性。医学整合教育的呼声源自上世纪50年代。历经50-60年的“求合”,一直进展缓慢,另一方面“求分”的潮流却势不可当,严重影响了医学整合教育的进程。医学的整合教育模式“强调整体医学观念,打破学科专业界线,增加医学教育内容,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美国教育学家詹姆斯·比恩认为教育整合分狭义及广义两种,狭义专指课程整合,而广义整合除课程整合外,还包括知识整合、经验整合和社会整合。中国医科大学孙宝志教授把课程整合定义为:1、把内在逻辑、价值关联、现已分开的课程相整合;2、消除各类知识之间的界线,培养世界整体性及全息观念;3、养成对知识深刻理解和灵活应用的能力,从而整合解决现实问题;4、克服课程间内容重复,增强前后衔接,加强横向联系。

      我们认为前述的整合理念都是难能可贵的,但真正要做到医学的整合教育需要具体实践。过去的整合多在医学内部之间认识的整合,这种整合非常重要,其实是不够的,其目标还是治病为主,以治为主。面对医学乃至全民健康的新要求,特别要解决O2F1的状况,我们认为未来的健康教育,包括医学教育应立足于至少以下十个方面:

      1、 医-医整合。医-医整合包括西医各专业知识的有机整合,包括中医西医的有机整合,甚至还包括世界上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整合。比如人体组织纤维化可发生在若干脏器,但多发于肝脏、肾脏、肺脏,皮肤及骨髓等,目前是各自研究属于自己领域的器官,其实它是人体的一个病,应该将这些学科整合起来,基础与临床、内科与外科、医学与药学……大家集中研究这种病理变化,教学也应该如此进行。又比如血栓性疾病,现在是各分一段,脑血管栓塞属神经内外科,肺栓塞属呼吸内外科,心肌梗塞属心血管内外科,腹腔血管出了问题属于消化内外科,其实应该集中研究,教学也应该如此。关于中医西医的整合,应从整体健康高度,取各自的优势,比如对一个疾病的发生,需要手术或用抗生素可能西医西药显效来得快,疗效会更好,但对于这类疾病特别是慢性病的预防和康复可能中医药有其优势。如何把有关人体结构和功能的知识整合起来为人体健康服务,这就是医学内部整合的根本目的。目前国内已有8所大学成立了整合医学研究院,以此为基础,2017年10月18日在浙江大学树兰国际医院成立了“中国整合医学研究院联盟”,各项研究工作正在逐步展开。

      2、医-药整合。自古医药不分家,现在医界药界分得很厉害,或是很彻底。医药之间应该自然渗透,当医生必须懂药,当药师必须懂医。12月11日在广州药科大学成立了“中国整合药学联盟”,旨在带领全国同道用整合药学理念来研究药品,开展教学。

      3、医-护整合。自古有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之说,说明护理工作对治疗疾病,加快康复十分重要。近期将由潍坊护理学院牵头成立“中国医护整合联盟”,旨在从理论、实践、教学诸方面加强医疗护理之间的协作和配合,并形成医护整合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指南,从而提高治疗疾病,加快康复的能力。

      4、医-工整合。近几十年医学、特别是临床医学的巨大发展,得益于检验医学和影像医学的发展和帮助,这两个领域好比临床医生的两只慧眼。当医生的眼睛和双手的能力有限时,工科为我们发展了机器人、内窥镜……使看不见的看见了,去不到的去到了,缝不上的缝上了,切不掉的切掉了。医工整合,医学提出要求,工科去研究,反过来再由医生去应用,反复实践,螺旋上升,最后成为医学的得力帮手。近期在北般的医工学院将成立“中国医工整合联盟”,负责组织全国这方面的合作研究。

      5、医-防整合。预防在保证人民健康中的作用人所尽知。目前在疾病预防方面遇到的重大难题是慢病发生越来越多,应用过去在传染病总结的经验对慢病防控难以奏效。甚至过去倡导的很多医学研究方法都需完善补充,对多病因、多阶段、非单一病原的慢病的研究可能需要创建另外的统计学方法,这是摆在流行病学或公共卫生专业和专家面前的严峻任务,近期正在筹备成立“中国医-防整合联盟”,以组织全国的专家来共同开展相关的研究。

      6、医-体整合。体育锻炼可增强体质,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但目前我国的体育管理相关部门还主要在抓竞技体育,未能真正指导全民正确的健康运动,由国家体育总局相关研究所牵头近期将成立“中国医体整合联盟”,一方面研究医学-体育整合训练体系,包括基础理论和正确实践,一方面开展有利全民健康的实践活动。

      7、医-艺整合。艺术能使人赏心悦目,提高心理适应性,对增强体质加快康复具有重要作用。著名医学家奥斯勒说,医学不是确定的科学,是可能的艺术。加快加强医学与艺术的整合,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为健康服务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人类走向现代文明的标志。

      8、医-文整合。医学与文化的整合。希波克拉底说,医生治疗疾病三大法宝,语言、药品、手术刀。药品和手术刀是不得已而为之,常言道“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医学有三个不同的境界是真善美:真是求真务实,用科学方法来研究和从事医学,用什么药治什么病,但科学方法本身有很大局限性,要靠人文来补充;善是医生对病人的呵护,病人对医生的尊重;美是把医术当艺术做,医生上班搞艺术去了,病人住院享受艺术来了。现在有多少医院,多少医生做到了善与美呢?善与美是医学的本质和灵魂,是人性的体现,如果医生忽略了善与美,那就是忽略了病人作为人的人性,也忽略了自己作为人的人性,只知用科学方法治病,缺少了医学的温度那就是在治动物。

      9、医-心整合。目前心理疾病越来越多,有人估计目前的人类疾病1/3是心理病,不到1/3是器质病,还有1/3是器质病合并的心理病。因此,适时开展心理治疗,有助于前1/3和后1/3疾病的恢复。现在医生要学会识别心理疾病,并及时给予治疗。在古代,治疗心理疾病,增强心理适应能力,宗教信仰在其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佛教是修心,崇尚一个净字,人要做到干净,抛弃私心杂念不易;道教是养生,崇尚一个静字,人要做到安静,处变不惊的确不易。儒教是治国,崇尚一个敬字,人要做到相互尊敬、敬畏自然、敬畏社会,敬畏法律等也是不易的,这些思想信念跟现代心理学实践一样对保持人的心理和身体健康也很重要。

      10、医-养整合。养身即回归自然,服从自然,让身心与环境、社会、人群相适应,其中也包括良好的饮食起居,生活习惯等。2017年11月19日在浙工丽水市成立了“中国医-养整合联盟”,全国有很多学校、企业的学者参加,制定了全国各地的养生计划并逐渐付诸实施,以总结经验,推广提高。

      上述这十个因素与医的整合,这十个因素相互之间还要整合,构成了保障人身健康一个复杂的网络。两个因素加好了会大于2,若干因素相加会出现无限的结果。整合医学注重每一个因素,但不局限在某一两个因素,要的是整合后无限的结果。这不仅是从医学研究出发,对医学教育也应该这样。要求把学得的知识整合起来,不要碎片化的结果。那么教育者呢,更应该这样,就像外出拍电影,镜头很多,但最终是剪辑、整合、再配以声音才能形成一个美妙无穷、意义深刻、令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的宏篇巨著。这就是整合医学,也是整合医学教育所提倡,所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樊代明. HIM,医学发展新时代的必由之路[J]. 医学争鸣. 2017(03): 1-19.

      [2] 汤浅光朝著,张利华译,樊洪业校. 解说科学文化史年表[M]. 北京: 科学普及出版社, 1962.

      [3] 李继革. 19世纪末世界科技中心向美国的转移[J]. 连云港教育学院学报. 1996(04): 43-47.

      [4] 姜国钧. 论教育中心转移与科技中心转移的关系[J]. 外国教育研究. 1999(04): 1-6.

      [5] 李铁林. 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与一流大学的崛起[D]. 湖南师范大学, 2009.

      [6] 陈婷婷. 创新与崛起—美国成为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过程研究[D]. 浙江师范大学, 2016.

      [7] 黄新亮. 世界科技中心转移的三大动力机制探讨[J]. 经济地理. 2006(03): 434-437.

      [8] 姜国钧. 论教育中心转移与科技中心转移的关系[J]. 外国教育研究. 1999(04): 1-6.

      [9] 陈婷婷. 创新与崛起—美国成为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过程研究[D]. 浙江师范大学, 2016.

      [10] 查有梁. 21世纪的教育展望与选择[J]. 科技导报. 1989(02): 40-43.

      [11] 段丽萍,汪玲. 北美国家医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7(03): 69-73.

      [12] Williams G. Western Reserve’s experiment in meidical education and its outcome

      [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13] Hsa B. taxonomy of problem-based-learning methods[J]. medical education. 1986(20): 481-486.

      [14] 耿景海,文民刚,周增桓. 医学教育改革热点及发展趋势[J]. 医学研究与教育. 2012(04): 86-91.

      [15] Mandin H, Harasym P, Eagle C, et al. Developing a "clinical presentation" curriculum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gary.[J]. Academic Medicine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Medical Colleges. 1995, 70(3): 186-193.

      [16] Who. Global status report on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2014[Z]. WHO Press.2014.

      [17] Sudhir Anand V Y F J. China’s Human Resources for Health: Quantity, Quality, and Distribution[J]. The Lancet. 2008, 372(9651): 6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