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N2~3期鼻咽癌放化疗时 联用诱导化疗或联用辅助化疗的疗效相近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麦海强教授等报告,针对高危N2~3期鼻咽癌患者,与同步放化疗-辅助化疗相比,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并未显著改善无进展生存率。两种治疗策略均有效,临床医生应与患者讨论诱导化疗或辅助化疗的潜在风险和益处,以便为具有高危特征的患者提供最合适的治疗。(JAMA Oncol. 2025年6月18日在线版)
目前尚不确定哪种化疗顺序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更有效。为了比较诱导同步化疗与同步辅助化疗对高危N2~3期鼻咽癌的疗效和安全性,该项开放标签的、随机、Ⅲ期临床试验于2017年11月20日至2021年3月19日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纳入18~65岁的、T1~4N2~3M0期的、治疗前EB病毒DNA定量≥1500拷贝/mL的鼻咽癌患者,等比分入诱导-同步组(3个周期紫杉醇-顺铂-氟尿嘧啶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和同步-辅助组(同步放化疗,然后3个周期的顺铂-氟尿嘧啶辅助化疗)。
主要终点是3年无进展生存(PFS)率,由研究者在当地评估,定义为从随机分配到记录的局部或区域复发、远处转移或任何原因死亡的时间,以先发生者为准。
结果显示,诱导-同步组和同步-辅助组分别有患者162例和162例,中位年龄分别为44岁(IQR:34~53岁)和45岁(IQR:37~52岁),女性分别有40例(24.7%)和36例(22.2%)。
至数据截止时(2024年10月8日),中位随访60.4个月(IQR:58.2~62.6个月)。诱导-同步组和同步-辅助组的3年PFS率分别为73.5%(95%CI 65.9%~79.6%)和70.4%(95%CI 62.7%~76.8%;HR=0.86,95%CI 0.58~1.27,P=0.45);最常见的≥3级的近期不良事件是白细胞减少症(33.1% vs. 33.1%)、中性粒细胞减少症(32.5% vs. 22.5%)和黏膜炎(29.4% vs. 29.6%),最常见的≥3级的远期不良事件是听觉或听力损失(6.3% vs. 8.5%)。诱导-同步组2例患者死于治疗相关的毒性作用。同步-辅助组未发生治疗相关死亡。
(编译 张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