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全球肿瘤快讯

会议特别报道

早期结外边缘区淋巴瘤患者接受局部治疗的 长期预后较好

发表时间:2015-08-17

    美国研究者Joachim Yahalom等报告,早期结外边缘区淋巴瘤(MZL)接受RT或外科治疗后的总体生存和疾病特异性生存均十分良好,无复发生存时间(RFS)很长,挽救治疗需求不多。初次缓解后复发较常见,经常发生在远处部位。转化为大细胞淋巴瘤并不常见。与其他解剖学原发灶相比,胃部原发的复发率更低,其原因可能是这个脏器能够被放疗完全覆盖,而其他部位或者是单侧放疗或者是部分治疗,比如皮肤或肺部。这项研究支持ⅠE期和ⅡE期MZL患者接受局部治疗。(摘要号S108)

    局灶性早期结外脏MZL的器受累多样化,接受的治疗手段也多样化,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在某些不常见情况下也接受系统性治疗。该项大宗结外MZL的队列研究显示了此类患者的长期预后结果,并评估了患者和疾病特征、受累器官、治疗策略对疾病控制和生存的影响。

    该研究连续入组了490例ⅠE期或ⅡE期的MZL患者,均在1992~2912年就诊于纪念Sloan Kettering肿瘤中心,接受该中心血液病理学家复诊病理。患者因素和治疗方式等疾病因素被用于RFS、总体生存(OS)和累计复发率等相关性分析。

    结果显示,中位随访期为4.8年。患者中位年龄为60岁,57%的患者为女性。Ann Arbor ⅠE期占89%,最常见受累部位为胃(32%)、眼眶(14%)、肺(12%)、皮肤(12%)和腮腺(5%)。单纯放疗(RT)是50%患者的初始治疗,30%患者的初始治疗为外科切除,9%为观察,4%为免疫治疗,2%为化疗。5年OS率和RFS率分别为90%和64%;10年OS率和RFS率分别为73%和45%。5年疾病导致的死亡率为1.3%,10年为1.8%。5年累积进展/复发率为29%,10年为39%。在384例获得CR的患者中,99例患者出现复发。在多因素分析中,初始治疗类型和原发病部位是RFS和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均P<0.005)。与胃部相比,除了甲状腺(p=0.8)外,所有其他部位患者的rfs都更差(hr>2.0,P≤0.01)。与放疗相比,化疗或免疫治疗患者的RFS更差(HR=2.2,P=0.04),外科治疗的RFS与其没有差异(P=0.52)。在RT后,只有11例患者出现野内复发,5年累积发生率仅2.4%。CR后最常复发的部位是远处部位,在成对未治疗脏器中复发也较常见,如眼眶、唾液腺和乳腺。转化为病理上明确的大细胞淋巴瘤的粗率为2%(11例患者)。3例患者发生放射野内第二肿瘤:2例为乳腺原位导管内腺癌,外科切除后治愈。

    (编译 王维达 审校 王亮 吕跃)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吕跃教授述评:

    局灶性早期结外边缘区淋巴瘤(MZL)治疗方案的最佳选择,一直是不断被讨论的问题。本文报告了490例ⅠE期或ⅡE期MZL患者的治疗结果分析,发现早期结外MZL接受RT或外科治疗后的总体生存和疾病特异性生存均十分良好,RFS很长,挽救治疗需求不多。这对指导我们今后的临床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