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鳞状细胞癌 硬质食管镜筛查并发其他肿瘤的价值有限
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部Mark J. Jameson等的一项回顾性研究表明,在北美的头颈癌患者中使用硬质食管镜检查(RE)筛查食管部位其他原发食管恶性肿瘤的价值有限,因为此类肿瘤较为罕见。(JAMA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15年12月3日在线版)
研究结果
虽然RE筛查头颈癌患者中并发食管肿瘤的安全性较好,但对于大部分患者而言没有必要,适用范围应该限制在高风险患者中。
Jameson表示,很多医院会对头颈鳞状细胞癌(HNSCC)患者常规进行内镜筛查,因为从既往数据来看,此类患者并发肿瘤的发生率较高。但他们研究团队对这项检查的价值表示怀疑,因为从临床观察的结果来看,其检出重要结果的可能性很低,对患者的治疗结局基本没有影响。因此,该研究纳入了582例HNSCC患者(平均年龄为60岁,78%为男性)的病历记录,这些患者于2004~2012年接受了RE以确定分期。
结果显示,共计601例患者接受RE分期,551例完成了检查。95%的患者无异常结果,所有病理检查结果均未提示并发原发食管恶性肿瘤或其他恶性肿瘤。共计有9例出现并发症(1.5%),包括食管穿孔。
研究的另一部分对国家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进行了检索,发现北美地区并发原发食管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从1980年至2010年持续降低,从1980年的0.36%降至2000年的0.19%。
研究者指出,纳入采用硬质食管镜检查和软质食管镜检查筛查并发的原发性食管恶性肿瘤的文献,其检出率结果表明趋势是一致的。在北美的研究中,1970末至1980年初的检出率为1%~8%,而近十年来则降低至0。
相反,HNSCC患者并发食管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在亚洲和南美洲仍然相对较高。研究发现东京为14%,中国台湾的台北则达23%。
研究者说
Jameson指出,美国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率降低可能是因为吸烟和饮酒比例下降,外加新鲜水果和蔬菜的摄入增加。
Rush大学医学中心的Kerstin M. Stenson表示,这项研究以及文献检索的结果表明,RE筛查对于并发恶性肿瘤风险不高的患者而言可有可无,因此没有必要给患者增加检查的风险,因为该检查不但费时,还有可能造成损伤。
Jameson认为,进行食管状态评价仍然有必要,对于面临并发食管恶性肿瘤高风险的头颈癌的部分患者而言,通常可采用硬质食管镜检查、标准软质食管镜检查或经鼻食管镜检查。这些高风险人群包括,有食管癌症状表现、有下咽部原发瘤以及东亚人群。RE在食管癌筛查的背景下的确在特定方面具有优势,尤其是在大规模活检和肿瘤减灭术时适于采用,但只能在发现肿瘤的情况下实施,而发现肿瘤的情况实则极为罕见。
该检查方法对于耳鼻喉医生和头颈外科医生而言仍然是重要的技术手段,因为其在食管扩张、取出食管异物时极为有用。
(编译 石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