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的口腔细菌可能增加胰腺癌风险
在2016年美国癌症研究会(AACR)年会上,Fan等的研究提示,在健康人群中两种和口腔牙周疾病有关的细菌与胰腺癌风险的增加相关。(摘要号 4350)
纽约大学Langone医学中心Laura和Issac Perlmutter癌症中心人口健康学副教授Jiyoung Ahn表示,既往研究提示口腔健康不良(如牙周疾病史和牙齿缺失等)和胰腺癌风险增加有关。为了检验这种相关性是否由导致牙周疾病的某些口腔细菌引起的,研究者首先需要确定这些细菌是否和胰腺癌风险相关。
Ahn补充道:“我们发现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和放线共生放线杆菌(Aggregatibacter actinomycetemcomitans)这两种和牙周疾病相关的细菌与胰腺癌风险的增加相关,相关性超过50%。这些数据没有显示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但这是理解胰腺癌潜在的新危险因素的第一步,而这对未来发展胰腺癌新的预防及早期发现途径来说非常重要。”
研究发现
Ahn等进行了一项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研究采用的样本和数据来自癌症预防研究Ⅱ和前列腺癌、肺癌、结直肠癌、卵巢癌筛查试验(PLCO)的研究队列。两个队列都纳入健康人群,随访较长时间后参与者出现包括癌症在内的不同结局。
研究共纳入了361例发生胰腺癌的患者和371例匹配对照患者,研究者分析了这些患者的口腔灌洗样本,采用基因组学技术来描述每例样本中的细菌种类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来研究每种细菌和胰腺癌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控制的其他风险因素包括年龄、吸烟史和体质指数等。
口腔灌洗样本中出现牙龈卟啉单胞菌,则胰腺癌风险增加59%;出现放线共生放线杆菌,则胰腺癌风险增加119%。把2年内发生胰腺癌患者的口腔灌洗样本除外后,风险仍然存在。这更增强了研究团队对这种相关性的信心。
研究意义
Ahn解释表示,大约1.5%的美国男性及女性会在其一生中的某个时间点被诊断为胰腺癌。但是,仅有5%的患者在确诊后能够存活5年或更久。目前急需新的预防和早期筛查方法。尽管该发现不能直接转化为预防和筛查方法,但是如果这些结论在其他研究中被证实,就可以指出胰腺癌筛查的新方向,而如果这些相关性被证实具有因果关系,就可以成为潜在的预防途径。
Ahn认为:这项研究的主要局限性在于研究人群的多样性不足,主要是非西班牙裔白种人和健康人群,所以研究结论或不能被推广到所有人群中。 (编译 苗儒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