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全球肿瘤快讯

会议特别报道

大会报告第二弹

发表时间:2017-05-18

    22日的大会报告专场由Takeshi Sano教授、巴西Santa Casa医学院外科专家Paulo Kassab教授、我国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秦新裕教授主持。Han-Kwang Yang教授、日本国际医疗福祉大学名誉主席Masaki Kitajima教授、美国威尔康奈尔医学院Yelena Janjigian教授以及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季加孚教授,分别从弥合差距促进全球胃癌防治、基础科学及临床医学支持下的胃癌微创及个体化治疗、胃癌的分子影像学、我国胃癌进展与挑战四个主题进行了精彩报告。

    命名演讲1:Han-Kwang Yang教授全球胃癌防治

    Yang教授首先为与会者介绍了作为IGCC会议传统组成部分之一的Jin-Pok Kim 命名演讲的由来,回顾了Jin-Pok Kim教授为国际胃癌事业及IGCA所做出的贡献。

    随后,围绕报告主题,Yang教授首先分析了胃癌现存的差异,具体表现为:国家之间的差异;研究机构之间的差异;患者个体间的差异;临床与基础研究间的差异;一代又一代医生间的差异;文化差异。

    Yang教授指出,正如1903年人类完成的首次成功飞行一样,面对胃癌的挑战,在愿景、创造力与激情驱动下的科技创新,将是缩小并弥合这些差异的最有效措施。正是在这样的创新科技辅助下,2001年实现了跨大西洋两岸进行机器人远程手术(详情发表于《自然》杂志),并将图像引导下的外科手术、胃弹性模型等先进技术带入临床。

    Yang教授展示了其研究团队进行科技创新以支持临床的一个实例。在处理淋巴结转移这一棘手问题时,Yang教授团队依靠科技,通过大数据收集,科学分析,以此建立出可预测淋巴结转移情况的模型,用于临床预测,帮助医生临床治疗决策。

    另外,Yang教授介绍,近红外光谱(NIR)照相机可应用于:局部注射;血管灌注;胆汁排泄评估。与示踪剂相比,该技术虽不能提供特异性图像,但能进行图像放大,方便临床操作。因此,注射示踪剂,并应用NIR照相技术,则可将胃癌相关突变(如:c-Met等)放大,便于检测;且有利于发现早期的胃癌及淋巴结转移。

    通过对这些成果的分析与总结,Yang教授对目前全球胃癌领域存在的差异给出了答案:国家之间的差异——发挥IGCA的作用,积极开展国家之间的学者互访项目,通过学习彼此先进经验,共同进步;开展学术会议,传递前沿研究信息及加强继续教育;研究机构之间的差异——通过学术合作,积极开展临床试验,共同提高;大众对胃癌认识与筛查的差异——提高科普,尤其可以通过胃癌患者对其家属进行宣教,显著改善大众对筛查的认知;临床与基础研究间的差异——通过转化研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收益;一代又一代医生间的差异:通过开展青年医生培训项目,帮助及激励其成长;文化差异——立足于各国传统文化,对患者给予身心关怀;Yang教授盛赞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专门为患者设置的“生命之道”。

    命名演讲2: Masaki Kitajima教授胃癌微创及个体化治疗

    Kitajima教授介绍了IGCC会议另一传统组成部分——Nishi-Takahashi命名演讲的由来。Kitajima教授表示,在外科治疗中有两大“关键词”——“微创”及“个体化”。外科个体化治疗这一概念也正是Kitajima教授于2003年首次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 Engl J Med)中撰文提出。

    随后,Kitajima教授演示了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腹腔镜辅助下的幽门下血管保留等手术的视频,并指出,胃癌微创手术的两个重要因素为:早期康复(如腹腔镜手术);晚期生活质量(手术保留器官及其功能)。而针对“在微创手术中,如何淋巴结清扫”这一问题,Kitajima教授认为,前哨淋巴结导航手术(SNNS)是解决之道之一。针对SNNS,Kitajima教授在2010年召开国际前哨淋巴结协会会议,与全球学者一起,共同推进这一技术的发展。

    另外,Kitajima教授分享了其与机器人手术的结缘故事。Kitajima教授介绍,其在美国麻省理工大学(MIT)期间,就被波士顿医疗与机械工程间的紧密联系所吸引。在后期的临床工作中,腹腔镜使用时自由度欠佳、触感欠佳等弊端逐渐显现。在经历了头戴式显像器、3D腹腔镜等尝试后,机器人手术(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出现,改善了自由度,却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包括:机器大且复杂;机器人手臂有时会有所冲突;手术空间有限;费用昂贵;触感欠佳。

    最后,Kitajima教授介绍了双边控制触感钳、远程合作手术系统、软性内视镜手术等的研究与应用。

    影像学专家Yelena Janjigian阐释胃癌分子影像学

    Janjigian教授在报告中指出,肿瘤本身具有异质性,肿瘤间和肿瘤内都存在异质性,我们是否能对每一块病变组织进行活检?近期分子遗传学领域的研究取得较多进展。《自然》杂志今年1月发表的研究揭示了胃癌食管癌的基因组学特征。

    既往研究发现:对于HER2阳性食管癌胃癌,一线治疗加入曲妥珠单抗可显著改善患者生存,帕妥珠单抗的研究仍在开展;T-DM1的研究已宣告失败;拉帕替尼的研究中,只有HER2 IHC 3+的患者能从中获益。在曲妥珠单抗出现耐药的患者中,进一步研究发现,基线时与耐药后患者的突变有所不同。这些研究结果均彰显了胃癌的异质性,并提示异质性可能影响患者转归。研究发现,89Zr-曲妥珠单抗-PET 可用来评估胃癌的HER2状态。结合研究结果,Janjigian教授对分子影像学与临床相融合的整个过程进行了总结。

    Janjigian教授提及,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尚无无创手段用于肿瘤异质性的评估,进一步的探索在于应用功能显像来评估治疗反应中的PD或PK因素。

    大会主席季加孚教授讲述我国胃癌进展与挑战

    季加孚教授报告指出,我国是一个胃癌大国,根据WHO的统计,我国胃癌年发病人数为45万左右,占全球的43.9%。如何提高我国胃癌综合防治水平,一直是关系群众健康和国计民生的大事。我国胃癌的系统防治工作始于1969年,在徐光炜等老一代专家的努力下,我国建立了首个胃癌专业学术组织——我国胃癌研究协作组,并于1985年重组为我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成为我国唯一的胃癌专业学术机构。

    全国胃癌学术会议的召开,重建了国家层面的学术交流平台,进一步促进我国国内胃癌诊疗经验推广和交流,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区域合作与学科间整合交叉。成功获得第12届国际胃癌大会的主办权,即说明我国的胃癌防治工作已经获得了国际学界的认可。

    但是,我国胃癌防治事业的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面临着种种挑战:早诊率低,进展期患者比例高,各地区诊治水平差异大,治疗规范程度低,总体疗效差。然而由于国情特殊,世界范围内并无现成经验可供借鉴,因此我国逐步发展出了独特的集防治研为一体的综合体系。

    首先是预防。我国自1983年开始,在山东临朐、辽宁庄河和甘肃武威先后建立了胃癌高发现场队列,通过开展多项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流行病学和实验流行病学研究,首次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证明了根除幽门螺杆菌能使胃癌发病率降低39%,而且对重度癌前病变和老年患者也具有预防胃癌作用,成为WHO-IARC制定胃癌预防策略的重要依据,为全球的胃癌预防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另一方面,如何有效提高进展期胃癌的诊治疗效则是另一项核心任务。通过在全国进行标准化手术与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培训与推广工作,我国的胃癌诊治规范性得以长足的进步,根治性切除率及远期生存率得到极大的提高。同时通过参与国际高水平临床研究、积极开展多中心合作研究等方式,我国的学者在腹腔镜手术、围术期综合治疗以及转化治疗领域取得了大量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并成立了我国胃肠肿瘤外科联盟,积累了重要的国人数据,并成功将其纳入国际体系。

    综上所述,我国胃癌防治工作经过40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辉煌的阶段性成果。未来,我们要进一步强化合作,共同面对新的挑战,推动我国及全球胃癌防治事业的进步。


    2017年欧洲肺癌大会(ELCC)5月5~8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来自欧洲及全球2000余名肺癌及胸部肿瘤领域的学者共聚一堂,交流肺癌及胸部肿瘤领域最新学术进展和理念。大会由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和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主办,欧洲放射治疗肿瘤学会(ESTRO)及欧洲胸部肿瘤合作平台(ETOP)协办。会上有哪些研究值得关注,本刊呈现部分精彩内容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