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全球肿瘤快讯

会议特别报道

MEL200-ASCT方案对初诊MM患者生存期的 改善可能较好

发表时间:2015-08-17

    意大利研究者Francesca Gay等报告,与环磷酰胺-雷那度胺-地塞米松(CRD)方案相比,美法仑大剂量化疗后自体干细胞移植(MEL200-ASCT)方案显著延长了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并且未增加严重不良反应、药物毒性所致死亡事件及第二原发肿瘤的发生率。(摘要号S101)

    大剂量化疗后行ASCT可改善MM患者的生存情况,而新药的引入挑战了ASCT的地位。

    该项国际多中心Ⅲ期随机对照试验入组初诊年龄≤65岁的MM患者,旨在比较接受ASCT或传统化疗联合雷那度胺的疗效。主要终点是PFS,次要终点包括安全性和OS。

    研究纳入≤65岁的初诊MM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雷那度胺-地塞米松方案诱导化疗(雷那度胺 25 mg d1~21;小剂量地塞米松 40 mg d1、8、15、22;q28,共4个周期),之后行干细胞动员。患者随机接受2次MEL200-ASCT方案(美法仑200 mg/m2,加干细胞支持)或6个周期的CRD方案巩固治疗。巩固方案为:环磷酰胺 300 mg/m2 d1、8、15;地塞米松 40 mg d1、8、15、22;雷那度胺 25 mg d1~21;q28。

    结果显示,本研究共纳入389例患者。MEL200-ASCT组和CRD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均衡。中位随访4年后,MEL200-ASCT组和CRD组患者的中位PFS分别为42个月和28个月(HR=0.67,95%CI 0.48~0.93;P=0.014),4年OS率分别为87%和71%(HR=0.51,95%CI 0.28~0.93;P=0.028)。亚组分析显示,MEL200-ASCT组患者较CRD组患者具有更好的PFS和OS。

    MEL200-ASCT组患者的3~4级血液学毒性(84% vs 26%,P<0.001)和非血液学毒性(39% vs 22%,P=0.008)均高于CRD组。MEL200-ASCT组患者和CRD组患者主要的非血液学毒性包括感染(19% vs 6%,P=0.004)和胃肠道反应(20% vs 5%,P<0.001),均可控。虽然MEL200-ASCT组的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但两组严重的血液学不良反应(0 vs 2%,P=0.49)和非血液学不良反应(7% vs 10%,P=0.393)的发生率相似。MEL200-ASCT组无死于不良反应的患者,CRD组有1例死于败血症休克。4例患者因发生第二原发肿瘤在巩固治疗前出组:1例肾癌,1例乳腺癌,1例鳞状细胞癌,1例胃肠道癌。MEL200-ASCT组有8例患者发生第二原发肿瘤:6例鳞状细胞癌,1例黑色素瘤,1例前列腺癌。CRD组有5例患者发生第二原发肿瘤:1例鳞状细胞癌,1例肾癌,1例乳腺癌,1例胃肠道癌,1例胶质瘤。

    (编译 王惊华 审校 王亮 吕跃)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吕跃教授述评:

    在新药出现的时代,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诱导化疗后与应用新药方案巩固治疗相比进行自体移植是否可获得更好的生存期,需要探讨和研究。本文报告了一项国际多中心Ⅲ期随机对照试验,对初诊年龄≤65岁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诱导化疗后接受ASCT或传统化疗联合雷那度胺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诱导化疗后进行自体移植可以获得更好的生存期,看来新的药物并没有带来革命性的进步,还需不断创造新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