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全球肿瘤快讯

专题报道

从经验到循证研究取得新进展

发表时间:2018-08-17

    2.1 康莱特 康莱特注射液是从薏米提取的植物性药物,对肺癌肝癌等恶性肿瘤具有较好疗效,可有效减轻癌症相关恶液质、癌性疼痛以及癌症相关的其他症状。美国临床前实险提示康莱特注射液可抑制肿瘤细胞NFκB依赖和蛋白激酶C信号传导,从而抑制肿瘤生长、浸润和转移。另一临床前研究发现康莱特能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

    我们与美国、俄罗斯开展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初步说明康莱特注射液与吉西他滨(健择)联合治疗晚期胰腺癌疗效优于吉西他滨,而且长期生存患者生活质量也较好。康莱特胶囊灌胃给药4周对消痔灵注射液所致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侧叶前列腺液白细胞数增多和卵磷脂小体密度减少有显著的治疗作用;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康莱特软胶囊可显著减轻消痔灵注射液所致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侧叶前列腺组织间质中炎症细胞浸涧、成纤维细胞增生、腺腔缩小以及分泌物减少等病理性改变。因此,目前正在开展康莱特胶囊治疗前列腺增生、肥大的临床试验。

    2.2榄香烯 榄香烯是从姜科植物温莪术(温郁金)提取的挥发油中的有效成分。榄香烯的作用机制是抑制肿瘤细胞有丝分裂,诱发肿瘤细胞凋亡。腹腔注射榄香烯乳对肿瘤细胞的DNA、RNA及蛋白质合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该药还能直接作用于细胞膜,使肿瘤细胞破裂,可以改变和增强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诱发和促进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反应。上世纪90年代我们应用榄香烯乳剂治疗癌性胸水,曾获得八五公关成果奖。

    近年来的进展是将榄香烯包封于脂质体双分子层中而形成纳米级靶向微球,可以静脉滴注,并研制成口服胶囊。与放化疗并用对肺癌肝癌、食道癌、鼻咽癌、脑瘤、骨转移癌、妇科种瘤等恶性肿瘤可以增强疗效,降低放化疗的毒副作用,并可用于介入、腔内化疗及癌性胸腹水的治疗。2012年这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3 槐耳颗粒 从槐耳提取的槐耳颗粒在我国已经应用多年。最近,Chen Q等发表了我国39家中心1044例肝癌手术后应用槐耳颗粒与安慰剂随机对照研究的结果,术后复发风险降低33%。无论患者开始服药时是否存在乙肝感染、肝硬化、腹水等,槐耳颗粒的效果都相对稳定。

    2.4 升白口服液 由邵梦阳根据“肾主骨,骨生髓”研制的“升白口服液”已经在临床应用多年。升白口服液可以提高模型小鼠的白细胞水平,在白细胞数量及功能的提升上均有体现;同时无肿瘤生长促进作用,安全性好。

    2017年经过多学科专家论证,认为提高升白口服液的临床研究需要应用现代化的手段进行综合评估,从治疗向预防延伸,提高机体免疫力、综合改善患者症状、用可量化的指标等。

    2018年李冰雪等总结现有循证医学资料,说明升白口服液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白细胞水平,同时可在较短时间内改善患者脾肾两虚症状,促进体力状况恢复,提高放化疗完成率。在110例化疗期间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的基础上,目前正在开展多中心随机对照Ⅲ期临床试验和作用机制的研究。

    2.5 普那布林 普那布林是从天然海藻中发现的一种全新的小分子化合物,具有多方面的抗癌活性:(1)通过促进树突性细胞成熟化,激活与肿瘤抗原有关的T细胞,放大免疫作用;(2)直接通过激活JNK通道促进肿瘤细胞凋亡;(3)对肿瘤血管的内皮细胞,通过抑制微管蛋白的聚合,使肿瘤血管的内皮细胞肿胀,达到堵塞血管的目的,抑制肿瘤血流量。

    目前普那布林已经完成ⅠA、ⅠB和Ⅱ期临床试验。从Ⅱ期临床结果中看到,普那布林联合多西他赛在适用人群中(肺部有可测病灶)的OS是11.3个月,而单药组是6.7个月;普那布林联用组患者有效率为18.3%,而多西他赛单药组为10.5%,提高了近1倍;PFS从2.9个月(多西他赛单药组)提高到3.7个月,而且这些PR患者的OS是19.2个月,比多西他赛单药组6.2个月大大延长。普那布林的研究结果已经连续两年在ASCO会上报告,获得好评。

    目前正在开展多国、多中心随机Ⅲ期临床试验。美国FDA在2013年批准普那布林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国际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我国CFDA在2015年批准同时在中国进行,并得到我国十三五重大专项支持;2016年得到澳大利亚药政部门的批准。

    除此以外,FDA已经批准了普那布林另外2个适应证的研究性新药(investigational new drug,IND)申请,即:(1)普那布林和PD-1免疫抑制剂纳武单抗联用,治疗NSCLC的Ⅰ/Ⅱ期临床研究已经在美国收入患者;(2)普那布林预防化疗引起的白细胞降低症的国际多中心Ⅱ/Ⅲ期注册临床研究已经在美国启动,中国的临床也已经开始。此外,普那布林联合多西他赛治疗KRAS突变的NSCLC和联合放疗治疗脑转移瘤等多项临床前研究已基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