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全球肿瘤快讯

会议特别报道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成立 ——CSCO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发表时间:2015-09-23

    8月21日,一个历史性的日子,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简称CSCO)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会议宣布国家一级学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正式成立,会议通过了《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章程》草案,还经由无记名投票选举了CSCO第一届理事会。吴一龙教授当选为CSCO第一届理事长,马军、秦叔逵、王绿化、梁军、程颖、徐瑞华、赫捷教授当选为CSCO第一届副理事长,李进教授当选为第一届秘书长。国家民政部领导特别出席并作重要讲话。孙燕院士、廖美琳教授、管忠震教授等我国老一辈临床肿瘤学家及当前活跃在我国临床肿瘤学领域的数十位专家与会,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一刻。

    “今天,我非常激动,同时又感到非常幸福。CSCO十几年来的奋斗历程很不容易,我们对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的未来充满期待,相信这也将成为CSCO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孙燕院士

    “首先,祝贺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的诞生。过去十几年来,CSCO为促进我国临床肿瘤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大量的工作。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成立后,期待在新一届理事会的带领下,未来在团结我国临床肿瘤学工作者、促进我国肿瘤治疗水平的提高及与国际的学术交流将取得更大进步。”

    ——管忠震教授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成立的意义重大。希望未来随着一代又一代中国肿瘤学才俊的不断涌现,大家努力团结,我国临床肿瘤学事业取得更大进步。”

    ——廖美琳教授

    “团结、协作、务实,让我们继续一起走向未来。”

    ——吴一龙教授

    “非常高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成立了,这是中国肿瘤学者18年来奋斗的结果,这必将推动中国临床肿瘤学事业未来更加蓬勃的发展。”

    ——马军教授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让我们共同推动临床肿瘤学事业的发展。”

    ——秦叔逵教授

    “CSCO成为一级学会,这是多年来奋斗在抗肿瘤一线的临床工作者的心愿,这为今后我国临床肿瘤学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王绿化教授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的成立,标志着我们将进入发展更加成熟、快速的时期。坚信在全体会员的团结下,CSCO会发展得越来越好、更加朝气蓬勃。”

    ——梁军教授

    “今天,CSCO正式成为国家一级学会,我们感到非常激动,同时深受鼓舞,备感珍惜。希望今后CSCO能在更多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程颖教授

    “CSCO就像是我们的一个“大家庭”,希望未来我们在一起团结协作,为我国临床肿瘤学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徐瑞华教授

    “今天我心情非常激动。非常感谢全体CSCO会员这些年来的大力支持。自己未来将更加努力,期待为CSCO作出更大贡献。”

    ——李进教授

    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增高,严重地威胁人民健康和生命;特别是在我国,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环境污染、不良健康生活方式及食品安全等问题凸现,恶性肿瘤高发常见,已经成为一个必须高度重视的公共卫生大问题。提升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和研究水平,改善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有组织地向肿瘤宣战,已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为了协助国家和政府,积极开展肿瘤学继续教育,加强国内、外肿瘤学界的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协调、引导和促进多学科的规范化综合治疗和多中心协作临床研究,努力提高公众对防治癌症科学的认知,进一步推动我国的临床肿瘤学事业的蓬勃发展,迫切需要成立全国性的一级临床肿瘤专业学术团体。

    一、我国临床肿瘤学事业发展现状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数据,全球癌症发病率以年均3%-5%的速度持续上升,业已成为人类的第一位死因。这在我国尤其明显,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2015年年报显示,过去10年间我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明显上升趋势;2012年,全国癌症发病率为285.91/10万,每年新增病人约337万例,平均每10秒钟就有1人被确诊为癌症,超过了全球新发病人的五分之一;而死亡率高达180.54/10万,超过了全球癌症死亡人数的四分之一。癌症不仅仅威胁病人的健康和生命,同时,给病人的亲友家庭、单位和社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常常有病人及其家庭“因癌致贫”,从而成为沉重的经济负担和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加强肿瘤防治水平。

    为了满足肿瘤患者的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各省市、自治区和部分县域,已经逐步建设了肿瘤专科医院或院内的肿瘤科室。据统计,全国参与肿瘤诊疗服务的医护人员达到数十万人,形成庞大且非常重要的专业队伍。尽管如此,目前我国还没有严格的专科准入制度、专科医师制度和规范化的管理机制,特别亟需成立临床肿瘤学学术组织,整合全国的临床肿瘤学资源,充当政府与卫生行政部门联系肿瘤临床工作者的纽带和开展肿瘤防治工作的助手,协助开展临床专科医师的专业教育、技能培训与考核,有效地提高的学科建设、内涵和质量,更好地为广大癌症患者服务。

    为了适应临床肿瘤学发展的需要,许多国家和地区都相继成立了全国性的专业组织,比如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欧洲临床肿瘤学会(ESMO)、亚洲临床肿瘤学会(ACOS)、澳大利亚临床肿瘤学会(COSA)、韩国肿瘤学会(KSCO)以及日本临床肿瘤学会(JSCO)等。这些公益性的学术组织的成立和开展活动,大力促进了临床肿瘤学的学科发展和提高实践能力,加强了学术交流和临床研究,成为本国乃至全球临床肿瘤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尤其是ASCO和ESMO年会,俨然成为全球临床肿瘤学诊断治疗新方案和新动态的学术方向标,受到世界各国肿瘤医师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而这些学术组织制定有关专家共识和指南,比如ASCO指南和ESMO指南,已经成为全球公认的肿瘤临床实践共识准则,而他们发起的大型临床研究成为临床进步的重要依据,发挥了极为重要的指导或者参考作用。

    有鉴于此,1997年4月30日,一批临床肿瘤学医师,深感迫切需要有上述这样一个全国性的专科学术组织,为了改变我国临床肿瘤学界各自为政、分散落后的状态,经过充分酝酿协商,联合了全国200多名专家学者,就向有关部门提议申请成立“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鉴于当时全国正在进行社团整顿,民政部门不受理全国性新的社团申请注册登记。为了尽早开展工作,在国家卫生部、中国科协和中国抗癌协会的支持协调下,成立了“临床肿瘤学协作中心”(后更名为“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作为二级学术团体挂靠隶属于中国抗癌协会;同时,为了方便国际交流,维护国家统一和,反对台独,在国务院对台办公室的支持下,学会也在海外进行了注册登记。

    十八年来,在国家卫生部(卫生计生委)、科技部、民政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中国科协和中国抗癌协会等大力支持和亲心爱护下,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积极拥护党和国家“改革开放”和“科教兴国”的基本战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政策方针,始终坚持“团结、协作、务实”的根本宗旨,倡导“学术、公益、奉献”的指导原则,践行“服务、协调、引导”的工作理念;老、中、青三代人团结一致,精诚合作,历经艰辛,积极开展公益性学术活动,迅速发展,在国内、外有关领域内极为活跃和具有广泛影响力,成就卓越,为推动我国和世界临床肿瘤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广泛地团结和组织全国临床肿瘤学工作者和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致力于推动部门之间、学科之间的密切合作。广大会员身体力行、无私奉献,全方位地举办学术交流活动,积极开展临床肿瘤学继续教育;促进临床肿瘤学研究;宣传推广GCP和循证医学;加强中西、医结合,倡导以化疗、放疗、手术、生物治疗和中医药治疗等多种手段有计划、有步骤的综合治疗,促进多中心协作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的专家共识和临床实践指南,大力推动肿瘤诊断治疗的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和个体化进程,切实地提高了我国临床肿瘤学界的整体水平。在对内、对外的学术交流中获得了国际、国内临床医学界的一致认可,融入了国际肿瘤学界,先后与欧洲临床肿瘤学会、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和澳大利亚临床肿瘤学会等结成为姊妹学会,互认互惠,开展了全方位的肿瘤学科技协合作研究与交流。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拥有18位两院院士、来自全国1100多所医院的11 000多名临床肿瘤医护人员组成的学术团体,大多数会员都是医院领导或学科带头人,75%的会员具有高级技术职称,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高度的学术权威性。

    然而,随着专业委员会的不断发展壮大,在举办临床肿瘤学继续教育和学术交流活动,开展多中心协作研究方面、会员服务建设方面以及国际学术交流等方面,乃至学会办公人员劳务管理和财务管理方面,因为没有法人资格而受到了诸多的限制,严重地束缚了学会的进一步发展和协调工作。因此,迫切需要正式升格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一级学会。这将有利于促进中国临床肿瘤学与国际接轨的问题,同时促进中国的抗肿瘤学术和产业的发展。因此,我们提出申请升格成立“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得到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民政部以及中国抗癌协会的理解、关心和支持,获得民政部和国务院的批准可以筹备注册,今天胜利地召开了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成立大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这也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有关部门对于肿瘤防治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于临床肿瘤学学术活动的大力支持。

    二、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成立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搭建临床协作研究、诊疗规范和专业学术推广的新平台。经国家民政部批准,目前已登记成立的与肿瘤学相关的全国性社团组织只有2家,分别是: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和中国抗癌协会;前者仅由少数专家组成,偏重于支持癌症基础研究和有关的公益活动,后者是由热心抗癌事业的各界人士、行政管理人员与医师组成,偏重于致力癌症的科学知识宣传和普及,成员复杂。本次成立的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则主要由从事肿瘤临床工作的医务人员组成,搭建专业平台,着重开展临床肿瘤学继续教育和学术交流、推广诊疗技术和规范实践行为、促进科技合作和协作研究等。因此,各家组织在社团宗旨、工作任务和组织构架有着明显的差异,成员也各不尽相同。在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领域中,首先是需要提高专业医务人员的专科水平、规范诊疗和协作研究,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正是为此而努力,应运而生。

    (二)有利于提高临床肿瘤学医师的临床知识和技能,促进行业间交流与合作。在我国肿瘤不断增长,与肿瘤诊断治疗相关的医护人员数量庞大,但是肿瘤诊断和治疗的规范或共识还不健全,近年来,国家卫生部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常见肿瘤的临床诊疗规范,并将不断更新,对于这些规范的解读、推广需要学术团体的积极协助和参与。目前许多医师在开展临床实践时更多地势参考欧美国家的治疗指南,很难保证我国的癌症病人能最大获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将结合国情,推动开展多中心研究,广泛组织国内权威的临床肿瘤学工作者和诊疗机构,共同制定符合国情的肿瘤专家诊疗共识和指南,作为国家规范的补充,并且组织全国性的肿瘤学继续教育活动大力推广,以有效地提高肿瘤医师的临床技能,有力地推动学术交流与科技合作,提高多学科综合诊疗水平。

    (三)有利于促进临床试验和抗肿瘤新药的协作研发,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攻克癌症,在很大程度要依赖于抗肿瘤的新技术、新手段和新药物的研发和应用,只有开展医药企事业、多家医院、多个科室间共同合作的临床协作研究,取得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并且注意精确医学原则下的个体化治疗,才能获得最佳的抗肿瘤治疗策略和方法,使患者最大受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将提高医疗单位与制药企业之间、临床工作者与基础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帮助中国学术界和医药企业的新药研发,积极促进国内、外的多中心协作研究,进而提升中国肿瘤学者的研究水平和国际学术地位。

    (四)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学会作为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助手的作用。近年来,肿瘤诊治一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由于经济卫生发展不平衡和某些管理上的缺失,国家没有肿瘤医师的专科准入机制和考核制度,导致肿瘤医护队伍水平参差不齐,缺乏行业自律。“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成立后,将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助手作用,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推进肿瘤医师专科准入机制的全面实施,制定和开展肿瘤医师考核制度,组织专家委员会定期开展准入机制和考核制度的执行调研、考题更新与测评、肿瘤专科评审等工作,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切实做好肿瘤医师的筛选、考核和管理工作,以提倡行业自律,保证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规范临床行为和促进学术活动,推动中国临床肿瘤学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成立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的重要性

    在我国,某些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远远高于其他国家或其他人种。由于病因学和生物学特征方面与其他国家或其他人种的肿瘤不同,导致临床表现、治疗策略和预后方面与西方国家存在明显差异,这些肿瘤可以称之为“中国的特色肿瘤”。公认的有原发性肝癌(发病率占全球57%,而死亡率占到全球的50%)、鼻咽癌(主要在我国,发病率占全球80%以上,特别集中于华南的两广地区,其他地区散发病例也逐年增加)、食道癌(我国高发,发病率占全球60%以上,如江苏的淮安和河南的林州,欧美国家较少)和胃癌(发病率占到全球的45%以上)。因此,虽然全世界各国都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恶性肿瘤的诊治研究,但是针对我们国家上述高发的四大肿瘤的研究比较薄弱,我们感到任重而道远。随着中国临床肿瘤学事业的日益进步和肿瘤防治工作需要,迫切需要正式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家一级的“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针对中国的特色肿瘤在进行临床肿瘤学继续教育、规范诊断治疗行为、开展临床多中心协作研究和加强国内、国际学术交流方面等方面,发挥重要的协调、服务和专业指导作用,使中国的肿瘤防治事业发展壮大和广大癌症患者及时获得合理诊断治疗。

    四、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的基本情况

    (一)名称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简称CSCO)。

    (二)宗旨

    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政策方针,广泛地团结和组织广大临床肿瘤学工作者和相关单位,推动肿瘤诊断治疗的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和个体化进程,共同提高我国临床肿瘤领域的学术研究水平,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做出积极贡献。

    (三)业务范围

    1. 开展与临床肿瘤学有关的继续教育、培训和科普宣传工作;

    2. 推动和组织临床肿瘤学领域的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活动;

    3. 整合学术资源,积极促进临床肿瘤学领域的协作研究;

    4. 选拔并支持优秀中青年临床医师进修、学习,提高执业人员的业务;

    5. 制定学会的专家共识和临床实践指南,推动临床肿瘤学的多学科规范化综合诊断治疗,编写相关专业书刊;

    6. 举办其他符合宗旨的公益性学术活动。

    (四)发起人情况

    本次是2013年向国家卫生计生委和门民政部提出申请将“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升格成为国家一级学会,主要发起人有吴孟超院士、孙燕院士、廖美琳教授、管忠震教授、马军教授、吴一龙教授、秦叔逵教授和李进教授等56名代表,他们都是我国临床肿瘤领域的著名专家、学术权威和学科带头人,发起单位有北京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广州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上海复旦大学肿瘤医院、吉林省肿瘤医院、临床肿瘤学杂志社和国家癌症中心等全国三级甲等大型的肿瘤医院与单位。

    (五)会员和分布情况

    原则上,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的成员将转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

    主要将以从事肿瘤临床工作的执业医师作为个人会员,同时,吸收国家批准认可的医疗机构以及热心支持临床肿瘤学事业的医药企事业单位作为单位会员。

    “莫须道雄关漫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籍此东风,升格成立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后,CSCO将与国内、外同仁和其他学术组织加强团结合作,携手奋斗,共同进步,不断改革创新,大力弘扬和推动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临床肿瘤学事业,为中国人民的健康和幸福,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繁荣富强,为全人类最终战胜恶性肿瘤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

    转自《中国医学论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