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返回

顶部

网站导航

食管癌指南更新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3-10-12

新版美国胸外科协会(STS)指南指出,可曲式内镜和活检用于多数食管癌诊断已足够,早期食管癌可选择胸部和腹部CTPET等影像学检查,局部晚期或更晚期患者可能需要一种或多种影像学检查或者需要腹腔镜检查。(Thorac Surg 2013; 96: 346-356

尽管治疗上有所进步,但食管癌仍是致死性最强的肿瘤之一,5年生存率不到15%。食管切除是局限性患者的金标准治疗,早期局限性患者可从手术明确获益,较晚期的患者从综合治疗中获益还是要优于单纯手术。因此,准确分期尤为重要。

食管癌位列十大常见肿瘤,是第七大肿瘤相关死因,过去四十年食管癌发病率攀升在所有实体瘤中是最快的。

指南推荐可曲式内镜和活检作为初始诊断方法。早起食管癌无症状,因此多数食管癌诊断时已较晚期,最常见的症状为吞咽困难。所有出现吞咽困难的40岁以上人群均应立即接受内镜检查以排除食管癌。晚期病变可能还有吞咽痛、反流和体重减轻等症状。

新版指南关于分期的推荐有如下七点:(1)早期食管癌可选胸部和腹部CT;(2)局限性食管癌推荐胸部和腹部CT;(3)早期患者PET可选;(4)局限性患者PET推荐;(5)无转移患者推荐超声内镜来提高分期准确性;(6)若超声内镜提示病变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应考虑行内镜下切除,对小的病变或异常分化区域进行诊断和/或分期;(7)累及贲门的局部晚期胃食管交界部癌或Siewart Ⅲ型胃食管癌患者,应接受腹腔镜检查来提高分期准确性。

指南结论中指出,食管癌分期应将CT和PET/CT作为初始分期检查手段,若适合接受手术,可行超声内镜帮助判定局部病变范围,超声内镜诊断表浅食管癌不可靠,应靠诊断性内镜下黏膜切除帮助准确诊断。关于胸腔镜和腹腔镜分期的研究证据较少,应仅限于较有经验者采用。

(编译 王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