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返回

顶部

网站导航

ALK阳性晚期NSCLC克唑替尼较培美曲塞或多西他赛有PFS获益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3-10-12

来自美国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的学者Alice T. Shaw等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一项Ⅲ期研究结果:克唑替尼(赛可瑞)与标准化疗相比,可改善既往治疗过的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克唑替尼治疗具有较高的缓解率和显著的症状缓解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这个开放的研究中,347例既往接受过一次铂类为基础化疗的ALK阳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克唑替尼组,口服250 mg,每天两次(173例)或化疗组(174例)培美曲塞(力比泰)500 mg/m2 (99例) 或多西他赛75 mg/m2 (72例) ,每3周重复,(克唑替尼组1例和化疗组3例患者未接受治疗)。化疗组患者首选培美曲塞,除非患者曾经接受培美曲塞化疗或肿瘤病理类型主要为鳞癌。作为单独研究的一部分,化疗组患者在疾病进展后允许交叉至克唑替尼治疗。

克唑替尼组和化疗组患者在基线特征是均衡的:年龄(中位数51岁和49岁,84%和87%<65岁),性别(43%和45%的男性),种族(两组白人比例为52%,亚裔比例分别为46%和45%),吸烟状况(62%和64%为不吸烟者),组织学(95%和94%为腺癌),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能状态(0或1的分别为91%和92%),转移性疾病(95%和91%),发生脑转移的比例(35%和34%)。

研究的主要终点为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克唑替尼组7.7个月与化疗组3.0个月(HR=0.49,P<0.001)。在亚组分析中,克唑替尼组无进展生存期明显延长,相对培美曲塞(HR=0.59,P<0.001)和多西他赛(HR=0.30,P<0.001)。 亚组分析中,克唑替尼组在ECOG评分,是否存在脑转移和既往接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激酶抑制剂治疗以及其他基线特征等亚组中均可改善无进展生存期。

克唑替尼组缓解率为65%,化疗组为20%(P<0.001),进一步分析结果为:克唑替尼组缓解率为66%,相比培美曲塞的29%和多西他赛8%均明显提高(P均<0.001)。两组之间中位总生存期没有差异,克唑替尼组(20.3个月,95%CI 18.1个月),化疗组(22.8个月,95%CI 18.6个月,HR=1.02,P=0.54)。174例随机到化疗组的患者,有112例(64%)在疾病进展后接受了克唑替尼治疗。

克唑替尼组发生率≥5%且较化疗组多的不良事件包括:视力障碍,腹泻,恶心,呕吐,便秘,转氨酶升高,水肿,上呼吸道感染,味觉障碍,头晕。化疗组发生率≥5%且较克唑替尼组多的不良事件包括:疲劳,脱发,呼吸困难,皮疹。最常见的3或4级不良事件分别为:克唑替尼组转氨酶升高(16%),呼吸困难(4%),化疗组:疲劳(4%),呼吸困难(3%)。

3例克唑替尼组患者(2%)出现3级以上治疗相关性间质性肺病,其中2例是致命的。因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导致停药在克唑替尼组为6%,化疗组为10%。

采用生活质量问卷(QLQ-C30)和(QLQ-LC13)两种量表进行生活质量评估后表明:克唑替尼组在症状如:脱发、咳嗽、呼吸困难、乏力、胸痛、手臂或肩膀酸痛及其他疼痛方面均有明显减轻(P<0.001),咳嗽、呼吸困难、胸痛恶化时间显著延长(5.6个月 vs. 1.4个月,HR=0.54, P<0.001),生活质量显著改善(P<0.001)。

研究得出结论,“对于既往治疗过的ALK阳性晚期NSCLC患者,克唑替尼可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提高缓解率,改善生活质量。总生存未获益的原因可能由于后期的交叉治疗,类似的结果也在其他NSCLC分子靶向治疗的的随机试验中出现。”

(编译 何圆 钱晓涛 审校 尤长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