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返回

顶部

网站导航

379-380期(完成)-1.jpg

EGFR突变NSCLC 中枢神经系统转移遗传背景分析研究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7-24

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Wilcox等报告,携带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经奥希替尼治疗后,非典型EGFR突变或获得性中枢神经系统(CNS)转移患者的预后较差。CNS转移是单基因改变以外的机制驱动的。(Ann Oncol. 2025年6月16日在线版)

尽管奥希替尼具有颅内活性,但CNS转移仍然是EGFR突变型NSCLC患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CNS转移的基因组驱动因素知之甚少。研究者纳入262例颅外二代测序(NGS)的和81例颅内NGS的、奥希替尼一线治疗的、携带EGFR突变的NSCLC患者,分析了其临床基因组学特征。14例患者可进行颅外和颅内NGS的配对分析。至事件发生时间的分析从转移确诊时开始进行,但排除至治疗停止的时间(TTD),该时间始于治疗开始时。

379-380期(完成)-11.jpg

结果显示,在接受奥希替尼一线治疗的262例患者中,53%发生CNS转移,其中36%为原发转移,16%为治疗后获得性转移。脑转移和软脑膜转移的累计发生率,在1年时分别为39%和2%,在3年时分别为49%和6%,在5年时分别为54%和12%。

在颅外NGS标本中,CNS转移与较高的CARD11缺失率(14% vs. 3%,P=0.031)和较低的MDM2扩增率(1% vs. 13%,P=0.008)均相关,而其他方面的基因组特征相似。

与从未发生CNS转移的患者相比,治疗中CNS转移患者的总生存期(OS)更短(HR=3.67,95%CI 2.41~5.59,P<0.001),其次是原发转移患者的(HR=1.61,95%CI 1.15~2.26)。在多变量Cox回归中,非典型EGFR突变与较短的OS相关。脑转移相对软脑膜转移,细胞周期途径改变更频繁(93% vs. 47%,P=0.003)。在脑转移和软脑膜转移样本之间、或在配对的CNS样本和全身其他部位样本之间,研究未发现其他的有显著性的基因组改变。

(编译 冯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