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返回

顶部

网站导航

379-380期(完成)-1.jpg

口服避孕药与罹患肝癌的风险研究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7-24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McGlynn等报告的基于人群研究的系统综述及荟萃分析显示,所有观察性研究的总体结果表明,曾经口服避孕药对比从未口服避孕药的人群与罹患肝癌的风险之间并无相关性。根据口服避孕药期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所有肝癌病例或其两种主要亚型均与口服避孕药有很微弱或完全没有相关性。口服避孕药时间较长可能会略微增加患肝癌的风险,但不能排除其他残留的混杂因素。(Lancet Oncol. 2025年7月3日在线版)

口服避孕药的使用被认为会增加罹患肝癌的风险。尽管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在1999年得出结论,称已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二者存在相关性,但这一结论是基于少数肝癌病例的病例对照研究得出的。该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分析来自英国的两项大型前瞻性队列的数据,并同时对之前的一些观察性研究进行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来提供关于这一相关性的更有力的流行病学证据。

379-380期(完成)-30.jpg

在该项基于人群的研究中,研究者利用“百万女性研究”(MWS)和英国生物样本库的数据,对口服避孕药的使用与肝癌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验证。

该分析纳入了来自这两个队列的女性,这些女性在基线时没有常见癌症病史(除了非黑色素瘤皮肤癌),并且提供了有关口服避孕药使用的数据;肝癌的发病诊断是通过与国家卫生服务癌症登记处的关联来确定的。

该分析将曾经使用过口服避孕药的女性与从未使用过口服避孕药的女性的风险进行了比较,使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来计算风险比(HR)和95%置信区间(CI)。对于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从数据库的起始时间到2024年6月28日,研究者在PubMed、Embase、CINAHL Plus、Web of Science和Scopus中搜索现有的观察性研究;对每个研究的对数优势比(OR)或对数HR进行了汇总,并使用固定效应模型确定了口服避孕药使用与肝癌之间的相对风险(RR)。

MWS队列中,共有1 305 024名参与者中的2765人(0.21%)罹患肝癌(中位随访时间为21.4年;IQR:18.4~22.4年);在英国生物样本库中,有253408名参与者中的191人(0.08%)罹患肝癌(中位随访时间为12.6年;IQR:11.8~13.4年)。在MWS队列和英国生物样本库中,均未观察到曾使用过口服避孕药与从未使用过口服避孕药的人群与肝癌风险之间有相关性(MWS队列:HR=1.05,95%CI 0.97~1.13,P=0.27),而在英国生物样本库中也一样(HR=1.08,95%CI 0.76~1.55,P=0.66)。

379-380期(完成)-29.jpg

23项观察性研究的荟萃分析(包括5422例患有肝癌的个体)发现,曾经使用过对比从未使用过口服避孕药的人群与肝癌风险之间没有相关性(RR=1.04,95%CI 0.98~1.11;I2=45.9%,P=0.0080)。在口服避孕药期间的荟萃分析中,每使用口服避孕药5年,患肝癌的风险就会略微增加(RR=1.06,95%CI 1.02~1.10;I2=63.9%,P<0.0001),相应的亚型特异性肝细胞癌的RR为1.07(95%CI 1.00~1.14)和肝内胆管癌的RR为1.06(95%CI 1.01~1.11;P异质性=0.82)。 (编译 赵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