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返回

顶部

网站导航

379-380期(完成)-1.jpg

BRAF V600E或BRAF V600K突变的晚期黑色素瘤 靶向治疗诱导方案并未改善患者无进展生存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7-24

法国巴黎萨克雷大学Robert等报告,在BRAF V600E或BRAF V600K突变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中,与一线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相比,靶向治疗诱导方案并没有改善无进展生存期。(Lancet Oncol. 2025; 26: 781-794.)

目前,BRAF V600E或BRAF V600K突变的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一线治疗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靶向治疗;然而,这些治疗的最佳顺序尚不清楚。该研究的目的是调查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前靶向治疗诱导方案的使用情况。

这项开放标签、随机、对照的Ⅱ期试验(EBIN)在欧洲8个国家的37个中心进行。符合条件的患者为18岁或以上,既往未经治疗,不可切除,BRAF V600E或BRAF V600K突变的、Ⅲ期或Ⅳ期黑色素瘤,ECOG PS评分为0或1。

患者被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诱导组患者接受靶向治疗(口服恩考芬尼450 mg,每天1次;口服binimetinib 45 mg,每天2次,持续12周),然后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静脉给药纳武利尤单抗3 mg/kg,静脉给药伊匹木单抗1 mg/kg,每3周,共4次剂量,随后静脉给药纳武利尤单抗480 mg,每4周,直到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疾病进展或治疗2年)。

对照组患者接受上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未进行任何诱导靶向治疗。研究通过中心分层,并使用分期和乳酸脱氢酶活性定义变量。主要终点是意向治疗人群的无进展生存期。所有开始该方案治疗的患者接受安全性评估。在此报告初步分析。该研究仍在进行中。

2018年11月12日至2022年7月11日,271例患者被随机分配:诱导组136例,对照组135例。女性103例(38%),男性168例(62%),中位年龄55岁(IQR:43~66岁)。中位随访时间为21个月(IQR:13~33个月)。没有证据表明诱导组的无进展生存期比对照组更长(HR=0.87,90%CI 0.67~1.12,P=0.36)。诱导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9个月(95%CI 7~13个月),对照组为9个月(95%CI 5~14个月)。

诱导组开始治疗的136例患者中有57例(42%)发生3~5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对照组开始治疗的131例患者中有42例(32%)发生3~5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最常见的3~4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是肝炎(诱导组有17例,对照组131例患者中有9例)。诱导组136例患者中有45例(33%)发生严重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对照组131例患者中有33例(25%)发生严重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有3例与治疗相关的死亡:诱导组中2例死于心脏事件(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对照组中1例死于脑膜炎。 (编译 李楠)

379-380期(完成)-6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