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返回

顶部

网站导航

001.jpg

互联网认知行为疗法改善乳腺癌患者性功能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4-16

荷兰癌症研究所的Susanna B. Hummel等报告的一项随机对照试验显示,对于有性功能紊乱的乳腺癌患者,基于互联网的认知行为疗法(CBT)在性功能、自身形象的改善和更年期症状控制等方面有积极的疗效,在互联网时代基于互联网CBT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康复治疗评估手段。(J Clin Oncol. 2017年2月27日在线版)

乳腺癌患者自身心理状况基础及治疗对性功能有严重的影响。多种治疗方式均可以使患者出现卵巢衰竭、阴道萎缩、干燥、疼痛,从而降低性欲。此外身体形象、性吸引力等感觉也会下降,45%~77%的乳腺癌女性治疗后出现性功能紊乱,比如性欲的下降、阴道干涩、性感缺失及性交困难等问题。对于性功能紊乱有一系列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该研究采用基于网络的面对面CBT完成自我报告问卷调查,增加了此疗法对于心理及性功能紊乱等疾病干预有效的证据。

对于乳腺癌患者,CBT效果按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性行为、身体形象、更年期症状、婚姻的状态、心理压力及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这些指标出自第四版性功能障碍诊断标准手册。

该研究将169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配到基于网络的认知行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认知行为治疗包括每周一次的临床治疗师指导的会议,最长持续时间为24周。干预组在治疗初期(T0)、中期(T1)及后期(T2)治疗完成自我报告问卷调查,对照组在同时期也进行相应调查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使用混合效应模型来比较两组的疗效。

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随着时间的延长,干预组患者性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主要表现在性欲增加、性唤起明显改善、阴道分泌物的增加,性行为的不适感减少及性压抑的缓解。干预组较对照组有更丰富与正面的身体形象改善及较少的更年期综合征表现。而在性高潮、性满意度、性交的频率、性行为的亲密感、婚姻状态、心理压力及与健康有关的生活质量等方面无明显改善。

(编译 徐青 审校 黄焰)

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307医院 黄焰教授述评:

这是一项涉及乳腺癌患者治疗后性康复的临床研究,一个被广泛忽视但很有意义的方向。在肿瘤治疗越来越注重人文关怀的今天,该项研究难能可贵,其推荐的干预方法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