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返回

顶部

网站导航

184期全球肿瘤快讯-1.jpg

第12届国际胃癌大会大会报告撷萃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5-17

第12届国际胃癌大会于4月20~23日在京盛大召开,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季加孚院长担任大会主席,“弥合差距,共克胃癌”是本届大会的主题。大会不仅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国胃癌领域的诊疗水平和研究的进步和成果,也吸引了国际上胃癌领域最前沿最权威的专家学者进行了报告和研讨,大会共设置了三场大会报告专场(Plenary Session),胃癌研究相关领域最顶级的专家学者进行了精彩的报告。


4月21日的第一场大会报告由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医院Han-Kwang Yang教授、意大利维罗纳大学Giovanni De Manzoni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季加孚教授、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徐惠绵教授主持。

IGCA前任主席巴西圣保罗大学Bruno Zilberstein教授,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教授Murray Brennan爵士、日本癌研有明医院Takeshi Sano教授、美国芝加哥大学基因组学研究专家Yusuke Nakamura教授、韩国首尔大学医学院Yung-Jue Bang教授分别就胃癌微创切除、毕罗(Billroth)术式后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对手术发展的贡献、第8版胃癌分期、胃癌的免疫遗传学及免疫治疗、胃癌的新型靶向药物五个主题进行了精彩报告。

前任IGCA主席Bruno Zilberstein教授讲述胃癌微创手术

Zilberstein教授的报告从腹腔镜是否切实取得了更好的手术效果、腹腔镜是否是更好的手术选择、能否更早给予这类患者化疗、是否提高了这类患者的生活质量等四个问题进行了阐述。首先,Zilberstein教授介绍了胃癌腹腔镜切除术的先驱(日本的Kitano教授、新加坡的Goh教授、比利时的Azagra教授)及进行腹腔镜手术的初衷(减少损伤、更短的住院时间、更好的免疫反应等)。

Zilberstein教授回顾了从1993年巴西进行第一台胃癌腹腔镜切除术至今,巴西的胃癌腹腔镜微创切除发展历程。2000~2010年,巴西迎来了微创手术的爆发。外科医生快速掌握了这门技术,积极与处于领先水平的亚洲医生交流,通过交流学习提高手术技巧,并共同作为编委出版了《胃癌的腹腔镜胃切除术》。在2012年,召开了首届泛美洲胃癌大会,并在2013年发布了《胃癌治疗巴西共识》,对胃癌患者的腹腔镜胃切除术适应证进行了规定。2014年以来,通过腹腔镜的吻合术也在不断探索中。

在对比开腹与腹腔镜全胃切除术的数据后,Zilberstein教授总结指出,腹腔镜手术的手术时间更短、患者更早开放饮食或鼻饲、住院天数更少。2016年,巴西胃癌腹腔镜胃切除学组(BLOGG)成立,以帮助更多的患者能获得微创手术治疗,同时也积极开展腹腔镜微创手术的学术研究,目前也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

Zilberstein教授绘制了巴西微创手术的概况并强调,微创手术的几大优势,包括患者损伤少创口小、医生易于操作、肿瘤预后好、并发症少、死亡率低、生存期延长、生活质量高等。机器人手术正在蓬勃发展,但目前在巴西机器人手术花费较高且保险并未覆盖,因此,仍有待继续发展成熟。最后,Zilberstein教授表明自己坚信未来一定属于微创。

Murray Brennan爵士追述MSKCC三十年胃癌手术发展

Brennan爵士追述了1908~1932年时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CC)的手术死亡率,并指出胃腺癌的演变趋势包括散发病灶增多、近端胃癌增多、早期胃癌增多、患者生存期延长、微创技术的应用增多。1985~2015年MSKCC的数据提示,在发病方面,男性显著多于女性,50~80岁为最高发年龄段,85.14%为胃腺癌,最常见的发病部位为胃食管结合部、胃窦、胃体。1985~1990年的手术N0切除率为36%,2000~2005年,N0切除率升高至57%。

目前,胃癌的临床管理手段包括内镜、CT扫描、超声内镜(EUS)、PET/CT、腹腔镜、腹腔镜引导下的超声检查、细胞学检查等。Brennan爵士也详细介绍了MSKCC关于EUS、腹腔镜、细胞学检查、FDG PET等的研究及其对患者转归的影响。Brennan爵士介绍了可应用于胃癌的三种根治性切除(移除癌细胞累及的器官组织、全胃切除、经胸廓切除癌细胞累及的贲门)。他强调,就患者转归而言,R0切除至关重要。

Brennan爵士分享了MSKCC关于扩大淋巴结切除的经验,他表示,该切除可增加分期的准确性,对疾病特异性生存影响不大,对总生存无影响,因此,若能保证安全,可以进行。

Brennan爵士指出,胃癌的分子特性、晚期胃癌的围手术期治疗、如何降低早期胃癌的死亡率为目前领域内的热点。而面临的挑战包括:根除胃癌的病因;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通过微创技术完成完全切除;通过早期系统治疗改善患者生存;将手术转化为辅助治疗手段;建立临床研究的预测模型。

IGCA秘书长Takeshi Sano教授讲第八版胃癌分期

作为第8版胃癌分期的编委之一,Takeshi Sano教授对新版分期的特点及与旧版的不同点进行了介绍。

Sano教授回顾了1968年第一版国际抗癌联盟(UICC)胃癌分期并指出初版分期存在的不足。之后,Sano教授介绍了2010年第7版胃癌TNM分期的主要内容,并指出,第7版中T/N定义是基于国际食管癌协作项目(WECC)的食管癌数据,人群主要来源于日本及韩国,胃癌生存长期数据不足,因此,第7版胃癌TNM分期并不适用于全球。

在此背景下,2009年,IGCA分期研究项目正式启动,通过建立标准、倡导参与、纳入患者等过程后,制作了IGCA胃癌分期。对比第7版分期及IGCA胃癌分期,Sano教授指出,从患者层面来讲,IGCA胃癌分期与第7版分期有所不同。

在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第8版分期于2016年正式发布。与旧版相比,新版分期更新的内容包括:胃食管交界部肿瘤归属改变(welcome to back);病理分期发生改变;新增胃癌ypTNM分期;新增胃癌cTNM分期。

Sano教授最后总结,IGCA分期项目共收集了15个国家25411例患者的数据,并提出新的病例分期细分了Ⅲ期患者。在新辅助治疗时代,新分期对于临床具有重要意义。前瞻性数据的收集基于准确的诊断。IGCA分期项目2即将开展,值得期待。

著名免疫治疗专家Yusuke Nakamura教授讲免疫治疗

Nakamura教授介绍,在上世纪的三大传统疗法(手术、放疗、化疗)基础上,免疫治疗,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近年来发展迅猛,在多种肿瘤(NSCLC、头颈部肿瘤、膀胱癌、肾癌、卵巢癌等)的治疗中均持续取得突破性进展。

Nakamura教授回顾了这些突破性进展研究及其结果,他指出,尽管免疫检查点能取得令人惊喜的疗效,但值得注意的是,很大一部分患者并无法从免疫治疗中获益,而且免疫治疗的价格还极为昂贵。Nakamura教授认为,我们应该探索如何合理筛选出可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的患者;另外,我们还应该尝试提高现有疗法疗效或开发其他的免疫疗法(针对免疫微环境的治疗等)。

针对这两个思路,Nakamura教授结合现有的研究及自己的思索为研究者提供了可能的研究方向与线索。

内科专家Yung-Jue Bang教授讲胃癌靶向治疗进展

Bang教授回顾了AGC蛋白激酶家族的靶向药物、靶向药物的Ⅲ期临床试验及结果、胃癌系统治疗的发展历程。

Bang教授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探索目前已在胃癌中证实可用的靶向药物(靶向HER2、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的联合;探索预测疗效及预后的生物标记物;新的靶向HER2的治疗方式(不同的抗体或抗体药物偶联物);胃癌的分子亚型等。

Bang教授最后总结,目前对于晚期或复发的胃癌,可用的靶向药物有两个:曲妥珠单抗可用于HER2阳性患者治疗;雷莫芦单抗(Ramucirumab)作为二线治疗。一系列临床研究正在开展中,以期能探索出新的靶向药物,而开发出可准确预测的生物标记物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