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返回

顶部

网站导航

1.jpg

胰腺导管腺癌手术治疗患者 哪些术前因素与术后获得显著的病理学缓解相关?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8-16

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Jordan M. Cloyd等报告的一项研究显示,虽然胰腺导管腺癌经术前治疗后获得显著的病理学缓解并不常见,但可以显著改善其预后。该研究证实,只有年龄较小、基线CA 19-9水平低以及吉西他滨作为放射增敏剂与显著的病理学缓解相关。由于显著的病理学缓解与患者的长期生存相关,应积极寻找更好的病理学缓解预测因素以及更有效的术前治疗方案。(JAMA Surg. 2017年7月12日在线版)

作者曾在过去的研究中阐明,术前治疗后获得显著的病理学缓解(major pathologic response)——即根据组织病理学定义,手术标本中的活性癌细胞所占比例少于5%——是胰腺导管腺癌患者重要的预后因素。但是到目前为止,最有可能从术前治疗中获得显著缓解的患者特征尚未被明确。在接受了术前治疗与胰腺切除术的胰腺导管腺癌患者组成的大型队列中,该研究旨在明确与显著的病理学缓解相关的临床因素。

研究者对得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一组前瞻性病例数据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该研究包括了583例组织病理学确诊为胰腺导管腺癌的患者,且均在1990~2015年的胰腺癌切除术前接受了术前治疗。术前治疗包括单独的全身化疗(38例,6.5%)、单独放化疗( 261例,44.8%)以及同步放化疗( 284例;48.7%);手术方式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514例,88.2%),远端胰腺切除术( 62例,10.6%)以及全胰腺切除术( 7例,1.2%)。研究者利用logistic回归对与显著的病理学缓解的相关临床因素进行了评价。

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3.7岁(标准差为9.2岁),53.0%为男性。77例(13.2%)患者获得了显著的病理学缓解,其中23例获得了完全病理学缓解(3.9%)。获得了显著的病理学缓解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显著长于未能获得的患者(73.4个月 vs 32.2个月,P < 0.001)。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中,只有年龄小于50岁、基线血清CA 19-9水平低于200 U/ml,以及采用吉西他滨作为放射增敏剂这三个因素均与显著的病理学缓解有关。这三项积极因素与获得显著的病理学缓解的相关性为:不含任何积极因素患者获得显著的病理学缓解的可能性为7.5%,含有1项的为12.7%,含有2项的为16.9%,含有3项的为35.7% (P=0.009)。

(编译 林浩诚 审校 李宇红)

中山大学肿瘤医院 李宇红教授述评:

对于边缘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目前主张先行术前治疗(包括单纯化疗、化放疗等)。但术前最佳治疗方案,最佳手术时机,何种患者可能获益等诸多问题尚不明确。本研究结果认为:年龄小于50岁、基线血清CA19-9水平低于200 U/ml,以及采用吉西他滨作为增敏剂这三个因素与获得显著的病理学缓解率有关,而获得显著的病理学缓解率与总生存有关。

在临床上,这些因素可否用于指导术前治疗决策,笔者认为为时过早。一是由于该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治疗手段多样,导致其结果有可能存在偏倚或不确定性,因此需要前瞻性研究来证实。另外,这些因素到底是预后因素还是指导术前治疗的预测因素,也不得而知。笔者认为,对于边缘可手术切除的胰腺癌,目前术前治疗后获得显著的病理学缓解的患者比例仍不佳,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前瞻性探讨何种术前治疗方式最佳(如单纯化疗对比放化疗),何种化疗方案最佳(如FOLFIRINOX方案对比以吉西他滨为主的联合方案),何种化疗药物与放疗配伍最佳(吉西他滨对比氟尿嘧啶类)等,并在此基础上对肿瘤标本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以期寻找到术前治疗的疗效预测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