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返回

顶部

网站导航

办好国内英文期刊、提高临床研究质量 为我国药物研发和学科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3-10-11

最近,孙燕院士在《中国新药研究杂志》创刊二十周年贺词中提出了两个期盼。第一个期盼就是,创建英文杂志打破目前的怪圈,第二是团结协作提高临床研究质量。

他指出,SCI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办的引文数据库,SCI影响因子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科技论文的质量和学术水平的一个指标,虽然存在一定争议,无论如何不能忽视SCI影响因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论文的价值。近年来,我国的刊物不能说不多,发表的学术论文也越来越多,2010年SCI收录的中国论文数量达14.84万,占世界份额的10.4%,很快将要赶上美国。但是其中无用论文(所谓的零引用)达到24.2%。

他说,他们在上世纪60年代开发的新药例如N-甲酰溶瘤毒素等都是先在《中华医学杂志》发表,以后又在英文版CMJ发表,最后将远期结果在Acta UICC(现更名为International J for Cancer)报道。近30年来已经不允许在国内用中文发表论文以后,再用英文重复发表了。因此在哪个杂志首先发表就成了现实的问题。这当然也有好的一面,我们期刊的英文摘要国际上照样可以引用。

但由于国内刊物SCI影响因子很低,水平较好的论文只好投到国际知名杂志发表,这样必然会导致国内刊物SCI影响因子不能提高,成为一种恶性循环。孙燕几年来都在思考如何打破这一状况,但成就不大。例如,他们参与开发的新抗肿瘤靶向药物埃克替尼是国家“十一五”重大专项的重要成果,在国内外报告后得到好评。他们很希望在国内杂志发表,但考虑再三,还是选择了国外SCI顶尖的期刊,更何况像Lancet Oncology这样知名的期刊主动约稿。

莫言能获得诺奖,他在领奖时感谢几位将他的作品翻译成其他文字的作家,要让国际了解中国新药研究的成果,同样需要外文版杂志。因之,他建议国内的英文版期刊尽快提高SCI影响因子,这不是不可能的,因为我国在“十二五”、“十三五”期间会有很多新药上市,如果我们能提供好的杂志平台,相信我们的同行会有很多选择在国内的英文版杂志上发表研究成果。

第二个期盼是,提高我国新药研究的质量。我国开展新药研究至今已超过半个世纪,我们不讳言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甚至在当前,有很多研究或“成果”质量不高。由于过去的浮躁,的确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我们不能停留在埋怨国际学者对我们有偏见的老思维里,我们需要反思和积极提高研究质量。目前,临床研究中存在很多“瓶颈”,例如质量控制、样本数量、疗效指标、研究设计、统计学处理和长期随访等亟待解决。严酷的现实是专科杂志不少,发表文章数量很大,但多数是几十例的回顾分析或一二百例的“对比研究”,送到国外著名期刊很难被接受。所以,另一个怪圈是我们病人资源如此丰富而大规模随机临床研究却不多。这不得不承认,我们团结协作不够,需要尽快改善。虽然近年来这种状况有了一定进步,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也有较多的研究论文发表,但和我国的大国地位,和丰富的病人资源是十分不相称的。

孙燕院士殷切地希望同道们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在新时期内为我国新药的发展和学科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