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返回

顶部

网站导航

住院癌症患者常规预防性抗栓遭质疑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5-29

近期发表的一项美国多中心、前瞻性、横断面研究显示,高达74%的住院癌症患者接受预防性抗栓治疗,但大部分患者为静脉血栓栓塞(VTE)低危患者,且大约1/3的患者有抗凝禁忌证。(J Clin Oncol. 2014年5月5日在线版)

研究者强调,“癌症患者出现转移病变以及合并制动或感染等情况时,应进行预防性抗栓治疗,而出血风险较高者则不应预防性抗栓。”

关于癌症患者是否需要常规预防性抗栓,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于2009年发表的PROTECHT研究(Lancet Oncol. 2009,10: 943)和于2012年公布的SAVE-ONCO研究(N Engl J Med. 2012, 366: 601)均提示,癌症患者预防性应用那屈肝素或超低分子量肝素semuloparin均能减少症状性VTE事件。然而,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专家认为,这两项研究证据并不充分,因为未经选择的癌症患者发生VTE的风险相对较低,预防性抗栓也仅将风险从3%左右降低一半,且并未改善生存率。

2013年,ASCO更新相关指南,并不建议门诊癌症患者常规预防性应用抗凝药物,推荐VTE高危癌症患者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预防性抗栓。然而,ASCO认为,大多数住院和接受大手术的癌症患者应接受预防性抗栓治疗。(J Clin Oncol. 2013, 31: 2189)

显而易见,这项新研究对“住院癌症患者常规预防性抗栓”提出了质疑。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血栓形成项目医学主任Agnes Lee在述评中很遗憾地指出,“目前尚未有评估癌症患者住院期间预防性抗栓的高质量研究。”她认为,在证据缺乏的情况下指导临床实践“难以接受”,这项研究“发出了警报”,“肿瘤学界需要采取行动”。

这项研究纳入775例住院癌症患者,其中74%接受预防性抗栓治疗,50.6%应用抗凝药物,包括普通肝素和依诺肝素。但研究者发现,63%的患者实际上为VTE低危患者。此外,约32%的患者存在抗凝禁忌证,例如血小板减少。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有VTE病史是应用药物预防性抗栓的最强指征。然而临床实践中,临床医生在给予患者预防性抗栓治疗时并未考虑其是否有VTE危险因素。

(编译 刘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