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大众版专业版手机APP

返回

顶部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室介绍 >> 肝胆胰外二科/软组织与腹膜后肿瘤中心 >> 详细介绍

临床科室

肝胆胰外二科/软组织与腹膜后肿瘤中心

科室简介

肝胆胰外二科成立于2007年,17年来科室在肝癌、胆道系统肿瘤及胰腺肿瘤的外科治疗、规范化综合治疗及转化研究临床研究方面始终站在国内的最前沿。以过硬全面的外科技术、先进综合的肿瘤学观念及成熟进取的团队为基础,科室于2015年成立了国内首家软组织与腹膜后肿瘤中心,开拓了腹膜后肿瘤诊治及前沿研究新领域。目前,腹膜后肿瘤的外科及综合治疗已成为科室另一个重点专业发展方向,治疗成绩与国际最高水平中心比肩,并引领全国。
目前科室共有床位33张,医护人员共40名,团队人员成熟稳定、结构合理,年门诊量16000余人次,年收治患者数量约2500人次。科室重点收治的病种包括腹膜后肿瘤、胰腺癌肝癌结直肠癌肝转移、肝内/外胆管癌、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胃肠道间质瘤等。在学科带头人郝纯毅教授的带领下,团队重视肿瘤生物学行为及肿瘤治疗整体观,提倡“手随脑动、观念与技术相结合”的理念,注重患者人群的精准分层及量体裁衣的个体化治疗。一方面,对于经评估确有需要的患者,团队既肯打硬仗、善打硬仗,开展了包括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的复杂胰腺癌手术、腹膜后肉瘤联合多脏器切除手术、联合肝脏劈离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ALPPS)等高难度手术,为大量求医无门的患者及家庭带来了希望;另一方面,在把握恰当适应证的前提下,团队也注重创伤控制及微创理念,积极开展了包括腹腔镜下及机器人辅助肝胆胰系统肿瘤切除、保留器官功能的胰腺及十二指肠肿瘤手术等。

除外科手术外,团队还遵循肿瘤生物学行为及疾病特点,开展了丰富的围手术期综合治疗,希冀以个体化综合治疗为患者带来最大程度的生存获益。如腹膜后肉瘤的围手术期化疗+靶向+免疫综合治疗、临界可切除/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的转化治疗、复杂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的围手术期转化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综合治疗等均是科室的诊疗特色。此外,科室还自主发起或参与承担了大量肝癌胰腺癌、胆管癌及腹膜后肉瘤相关的临床研究。

学术方面,科室也一直引领全国。如2007年郝纯毅教授执笔制定了我国首部大肠癌肝转移诊疗指南,并与院内相关科室成功建立了北京大学肿瘤医学院结直肠癌肝转移多学科诊治平台。2009年在国内率先开展无需人工血管替代的联合大段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吻合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发表论文。2012年成功开展亚洲首例联合肝脏劈离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手术(ALPPS术)并于2014年发表论文。2015年发表国内首个腹膜后软组织肉瘤专家共识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原发性腹膜后软组织肿瘤诊治专家共识》,并再此基础上于2019年携手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外科手术学学组、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以及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软组织肿瘤分会,发表《原发性腹膜后软组织肉瘤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将腹膜后肉瘤的标准化治疗推广至全国。

“生命、阳光、尊严”是郝纯毅教授从2007年创科之初便立下的科训,它代表科室全体医护人员会以过硬的专业能力、严谨的职业态度及充分的人文关怀尽全力挽救和延续生命,保护每一位患者的尊严,鼓励患者以阳光的心态去对抗疾病、面对生活。尽全力帮助更多患者延长整体生存、改善生活质量自始至终是本团队的首要目标,也是不变的努力方向。

导 航